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安装310台AED 完成应急救护培训1740人次

我市织牢织密群众生命安全“救护网”

  安装310台AED 完成应急救护培训1740人次

  我市织牢织密群众生命安全“救护网”

  民生无小事 事事关民生

  本报讯(融媒记者 胡美樱子 王佳敏) “做心肺复苏时,首先要检查对方是否有呼吸和意识……”日前,在永康农商银行前仓支行,一级应急救护培训师吴爱儿正在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培训过程中,吴爱儿针对银行工作的特点,讲解了现场心肺复苏术、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等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以及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确保参训人员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操作。

  AED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用于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工具。2024年,公共场所AED配置、AED点位人员操作培训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心肺复苏、溺水、交通事故等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应急救护持证人员培训被纳入金华市民生实事项目。

  为让市民在“黄金4分钟”内找到附近的AED,市卫健局、市红十字会通过增加AED数量,逐步提高大型商场、公园、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AED急救设备配备率。同时,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共融模式,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元力量,打造全方位的AED守护体系。

  AED在公共场所的普及,争取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一些成功施救的案例成为社会热点。不久前,市民李先生在龙川公园散步时突然晕倒,心搏骤停。热心群众发现后,及时使用现场配置的AED进行电除颤及心肺复苏。在随后赶到的医护人员的协同救治下,成功救回李先生的生命。这是我市公共场所投放AED以来,首例使用AED成功救人的案例。

  为了让更多普通群众参与院前急救,成为关键时刻会急救、敢急救的“第一响应人”,市红十字会积极探索完善“教考分离”机制,围绕健康永康建设目标,组织实施“救在身边”专项行动和生命教育行动,召开专班工作会议,组织开展新进教师、新任民警、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在校学生、社区居民等多层次多类别的培训。为了让群众更方便地接受应急救护培训,市红十字会还通过建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等举措,优化应急救护培训资源配置,方便群众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截至目前,我市完成AED安装310台,完成率110%;完成省级民生实事应急救护培训1740人次,完成率120%;完成永康市级民生实事培训工作发证9800人次,完成率156%;完成普及培训44500人次,完成率180%。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我市织牢织密群众生命安全“救护网” 2025-01-21 永康日报2025-01-2100006;永康日报2025-01-2100009;永康日报2025-01-2100008 2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