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港”“廊”“链”主战场 打好交通提级大会战
我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 |
![]() |
锚定“港”“廊”“链”主战场 打好交通提级大会战
我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过去一年,市交通运输局紧扣“港”“廊”“链”主战场,以学习“义乌发展经验”为契机,全力打好交通提级大会战,精准谋划、强力攻坚,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行业管理上持续发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夯基聚能。
五金物流港
打好交通提级大会战 助推国际陆港枢纽建设
2024年12月31日,省道S316(一期)如春至白窖段成功通过交工验收。
“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花街、唐先、象珠等镇与永义公路的交通转换和连接,到义乌市区车程仅需30分钟,将大大改善永康北部交通网络,推动该区域加快融入金义都市区及长三角经济圈。”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横贯永康北部的S316三门至江山公路是浙江省规划的重要道路,其中如春至白窖段长约5.6公里,项目总投资11.1795亿元。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南翼交通网络重要节点以及金义都市区综合交通东南枢纽城市、永武缙枢纽经济示范中心、五金智造现代物流基地”的目标定位,补齐交通短板,发挥产业优势,强化区域互联互通,全力打造浙中地区交通枢纽城市。
过去一年,我市结合“一绕两环两横两纵”的综合交通总体格局,打好交通提级大会战,重点推进义龙庆高速公路永康段和永康联络线工程、物流港及配套道路、东永高速石柱互通等,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4.15亿元。建设物流大通道,推动产城融合,加快构建“区域大联通、外围大辐射、市内大循环”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到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都市区各中心城区1小时、金义都市区相邻城区30分钟、乡镇上高速15分钟”的立体交通圈。
眼下,位于我市东南部的五金物流港先行地块边坡与场地工程现场,延绵近千米的山体旁,20多台挖机不间断施工,近30名工人奋战在工地一线。“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量25.6%。”施工方负责人张书峰介绍,该项目涉及五金生产资料市场、浙港产业园、永康国际陆港等地块,总投资2.67亿元。
永康五金物流港以金台铁路永康东站为中心,由东永高速、金温高速、金台高速以及老330国道围合而成,规划范围约9.6平方公里。该港向东联通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向南连接台州港、温州港,向西依托中欧班列对接“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是我市“一站两港三线”多式联运新模式的重要支撑。该项目建成后,综合货运量可达1000万吨以上,带动五金材料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
打好合规改革攻坚战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作为“世界五金之都”,物流行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物流行业系统性合规建设”,针对多、小、散,核心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不规范等痛点问题,面向全市400多家物流企业、近万名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物流行业合规改革。
物流合规中心累计化解纠纷200余起,调解完结率达90%以上;组织开展专项合规培训3场,走访物流企业100余家,专项指导物流企业开展合规建设20余家……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不断深入开展物流行业合规改革工作,物流合规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得到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肯定。
不仅是物流行业合规改革,我市还聚焦交通运输企业规范化发展难点和重点,在交通运输行业全领域谋划合规改革,不断推动物流合规改革向汽修、驾培、运输等交通相关行业延伸。同时,建立汽修行业“微单元”智管体系,将全市823家汽修企业全部纳管,研究形成《永康市汽修行业合规管理体系(1.0版)》,谋划打造永康交通运输合规中心,推动物流、汽修、驾培、出租车等交通运输全行业合规化发展。
2024年11月31日,一列搭载着五金产品的集装箱列车在嘹亮的汽笛声中,缓缓驶出永康东站场站。这标志着我市海铁联运班列单月业务量首次突破1万标准箱,创历史新高。
自2021年正式开行永康东—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以来,我市通过持续的市场探索和体系建设,打造形成“一站多港三线”多式联运新模式,即永康东站-温州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公-铁-水-海”多式联运,逐步形成了以永康东站为主要枢纽、覆盖周边地区、向外辐射亚欧大陆的海铁联运通道网络。班列运行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据统计,我市海铁联运2024年11月完成业务量10264标箱,同比增加60.17%,创下单月业务量破万箱、创新高的“双突破”。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方面,累计为300余家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2000万元,海铁联运驶入“快车道”。
打好交通执法技术战 筑牢交通运输安全防线
“被告人俞某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其行为已构成危险作业罪……”2024年3月14日,全省首例“百吨王”入刑案件在我市宣判。该案件被列入全国典型案例。
“百吨王”是指车货总质量超过100吨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严重超限超载对公路和桥梁造成直接损害,影响车辆制动性能,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长期以来,打击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货运车辆一直是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的重点工作。
2024年以来,我市以数字化执法改革为抓手,聚焦“两客一危”、超限超载等车辆违法违规行为,构建“一体、多维、全覆盖”的情报中心,并依托该中心查处“两客一危”车辆违法案件100余起;超限超载案件1300余起,超限率从1.2%降低至0.7%,办案效率提高30%以上。
与此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围绕“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超”的目标,联合公安部门常态化开展路警联合治超行动,全链条打击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
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1万人次,着力在“两客一危”、农村公路、道口革命方面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245辆,非现场查处404辆,卸载货物4.5万吨,检查车辆0.39万辆次,查处违章案件1124起,促进“两客一危”、交通道路、农村公路、“临水临崖”等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出行安全。
打好美丽公路创建持久战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水泥路换成了平整柏油路。”“新路口改造好了,村民走在村道更安全了。”“乡下的公交站牌也装上了候车棚和座椅,我们出行更方便了……”一个个落地完工的工程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为群众带来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过去一年,我市不断深化省级“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果,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在规范化建设、精细化管养、高标准服务上协同发力,深化“路长制”改革,推行“公路码”应用,打造“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高水平“四好农村路”。2024年,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共涉及路线51条,目前已完成工程量80.2%。
同时,我市以“两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制定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细则和“两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政策,全面开展“两路两侧‘三化一平’”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国省县道公路两侧洁化、美化、绿化和路面平整工作,对公路两旁乱搭乱建等现象进行整治,共发放交办单465份,交办问题5856个。
作风实才能事业兴。市交通运输局高标准打造“清风廉路”,积极培育“清风廉路”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检查,荣获2024年金华市“开路先锋·金彩有我”第一批党建子品牌培育单位。
新的一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围绕清廉交通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打造“胡公式”交通干部队伍,加快构建“区域大联通、外围大辐射、市内大循环”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和现代物流枢纽体系,为高质量建设国际陆港枢纽贡献力量。
S316一期如春至白窖段
融媒记者 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