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吃药了,到底要不要补
![]() |
忘记吃药了,到底要不要补
人一生中,免不了经历一些小病痛,吃药应遵循“按时、定点、足量”原则,不能擅自增减量,更不能擅自停药。
但事实是,生活中总有人出门忘记带药、做事太投入忘记吃药、药吃完了还没来得及购买……
这时,不少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漏吃了一次药,需要补上吗?
总忘记吃药?不只你一个人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一些中老年朋友或多或少会出现健康问题,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心血脑管疾病等。这些慢病通常难以彻底治愈,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病情。
据《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数据显示,在中国,76.5%的老年患者,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慢性病,由于共病的存在,患者治疗用药的种类会相应增加;每位老年患者平均每天用药数量达9种。
每天服药容易让人记忆混乱,对老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常把“老了,记性不好了”挂在嘴边,这句话也是忘记服药的真实写照:本该每天按时按点吃的药,由于记性差或者忙活其他事,导致漏服了药物。
发现漏服药物了,该如何补救
一项针对205名受试者的调查发现,90%的人发现漏服药物后,会马上“亡羊补牢”式地补服;还有人在下次用药时把漏服的药物加倍补服。
服药时,药品在体内的浓度会经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过程,浓度太高了有毒,太低了无效。因此,漏服药物后切不可在下次用药时加倍服用。
对于那些需严格维持治疗药物浓度的疾病,例如癫痫,漏服药物可能造成很大影响,应尽早补服。绝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因长期服药,体内已形成稳态的血药浓度,偶尔漏服一次影响不会很大。一般来讲,科学的药物补服原则是:
1天服用1次的药物
当天发现漏服,应立即补服,如果次日才想起来,则不需要补,更不需要加倍服用,维持正常的时间和剂量即可。
1天服用多次的药物
漏服时间未超过用药间隔的1/2,应立即补服。补服后,应保证服药间隔,下次吃药的时间顺延即可。
漏服时间超过用药间隔的1/2,则可以跳过,在下次按照常规的剂量服用即可。
连续漏服数次的患者
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如临床不少降压药),重新建立起稳态血药浓度需较长时间,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切不可想当然地自行按照原剂量服用。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能遵医嘱用药的患者只有50%左右,有80%以上的患者出现过漏服药物的情况。如果你是个健忘的人,可以试试支付宝“小蓝贴”,它对于需要服药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十分“友好”。这项由支付宝·医疗健康与老百姓大药房共同发起的“小蓝贴”活动,正在为老年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健康支持。
别看这小小贴纸,用处却很大。将填写好服药频次的“用药提示贴纸”贴在药盒、药箱等位置,能帮助记性不好的老年患者记住吃药时间;贴纸上方是一个可拆卸的放大镜卡,方便老年人看清药盒文字,还可以用它放大药品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用再担心因为看不清导致错服、漏服;“小蓝贴”上还有针对老年人常见慢病的防护提示及用药提醒,饮食、运动、服药等重点一目了然,为患者带来更加“贴心”的温暖。
常见的几类药物要这样补
慢性病患者漏服药时,如果拿不准,最好先咨询医生,以免发生危险。常见漏服药物的应对措施如下。
降压药
漏服短效降压药应立即补服,并适当推迟下次服药时间。但千万不要在睡前补服。
长效降压药的药物半衰期较长,即使漏服,当天想起补服便可;次日想起不用补服。
有些降压药偶尔漏服一次不用补,包括: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替米沙坦。
降糖药
每日服3次的降糖药,2小时内可补服;每日服2次的,4小时内可补服;每日服1次的,12小时内可补服。
简单来讲,如果漏服药物的时间为2次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之内,则可以补服;否则不可以补服,且下次务必按照原间隔时间继续服药。
降血脂药
如果漏服,一般不需再补服,下次按原间隔时间用药。
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药物,一旦出现漏服,应立即补服,下次服药时间适当向后延长。
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物和抗甲状腺药物,如果按每日一次服药,当日发现漏服应立即补服,次日发现则不必补服。
维生素补充剂、氨基酸及中药
如果出现漏服,一般不建议补服。为了不忘服药,平时还可以这样做:
1.准备几个干净空药瓶,在瓶身贴好贴纸,可以用上“小蓝贴”,并标注好服用时间和频次;
2.设定好闹钟,提醒自己定时服药;
3.将药瓶放于显眼的地方,如餐桌上或者床头。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忘记吃药了,到底要不要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