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
青龙
□朱礼卓
大太奶奶说青龙是一条蛇,大概因为它的皮是青的,体型巨大,所以唤它青龙。我从没见过青龙,它的故事都是父亲告诉我的,父亲是大太奶奶告诉他的。
小时候住在一个叫“新屋”的四合院里。新屋是爷爷造的,总共有十六间,四个大门,两座木楼梯,中间一个大院子,俗称天井;新屋上下两层,楼下住人,楼上堆柴火、谷柜及瓶瓶罐罐,瓶罐里有令人馋嘴的米糖、炒米、梅干菜、萝卜丝等解馋物。楼上没有分隔物,四通八达,我们就在这中间躲猫猫,打游击,头发、衣服、裤子经常挂上蜘蛛网、稻草,顽皮的伙伴在躲猫猫时会偷吃楼板上瓶瓶罐罐中的美食。
父亲说青龙就藏在楼上,也许是某条梁上,也许是某堆稻草,抑或是某个谷柜。但我从来没有见过它。
父亲说,青龙是有灵性的,它不会让大家看到,怕吓着人呢!我们顶多看到它蜕的皮,根据蜕下的蛇皮猜测它是青色的。它是来保护“新屋”的,有它在,“新屋”不会着火,90多年来从没失火。细想父亲说的话不无道理,经常耳闻或目睹其他人家房子烧成灰烬,老师让我们捐物、捐款帮助受灾的同学,唯独住“新屋”的孩子没麻烦同学,这一点可以证明。
有一年大年三十,四合院里的每一户人家都在院子里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小鞭炮,“砰—砰—”的冲天炮。女孩子捂住耳朵,从门缝里往外瞧,男孩子在院子里欢呼雀跃。突然,一个鞭炮像喝醉酒一般,跌跌撞撞地直往楼上的柴堆里窜。几个堂叔操起棍子,奔楼上扑火;几个堂哥奔厨房拿木桶从水缸里装水,上楼灭火。可奇怪的是,堂哥的木桶还在楼梯,操棍子的堂叔高声喊:“不碍事,不生事,只是焦了几片柴叶,水不用拎上来啦!”
“一定是青龙显灵啦!”裹着小脚的大太奶奶说。“一定是,一定是。”婶婶、伯母们也跟着说。孩子们欢呼雀跃。
从此,我对青龙充满了好奇与敬畏,它的智慧、它的神秘引发我无限的联想。它明明是条青蛇,为何叫它青龙?父亲说在中国,蛇与龙的关系尤为密切,常与龙相伴而生,龙蛇共舞、龙蛇混杂等成语说明龙与蛇是近亲,龙也许是蛇的化身。父亲的话我深信不疑,楼上的青蛇便是青龙的化身。
于是,我经常与伙伴们在楼上寻找,渴望看到它的雄姿,哪怕是一晃而过的影子,但都是徒劳,甚至连蜕下的皮都没看到过。
现在,“新屋”已成老屋,原来的主人或在村里再造新房,或外出工作住他乡。住在“新屋”的全是外来务工者,租客在靠阶沿的木板墙旁摆上煤气灶烧饭做菜。一次,春节回家驻足老屋,见墙板上焦黑一片,询问缘由。堂弟告诉我,租客在锅里倒入油后去洗小葱。锅里油热冒烟着火,火苗往木板墙窜,眼见得木板墙渐渐焦黑起火,租客回身急关煤气,拿脸盆端水灭火。等水端回,火已熄灭,只留下焦黑一片,租客称奇。
望着焦黑的墙板,我想一定是青龙显灵了吧?一定是的,因为青龙串联着老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