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锅碗瓢盆 敲响五金旋律
俞传福:与“华溪春潮”的不解之缘
![]() |
巧用锅碗瓢盆 敲响五金旋律
俞传福:与“华溪春潮”的不解之缘
我和春潮40年
“我总共参加了16届‘华溪春潮’。这些照片都是在演出期间拍摄的,记录了我们团队的点点滴滴。”日前,78岁的俞传福一边翻阅老照片,一边和记者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彩。于他而言,这段经历是他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鼓动永康旋律
敲响“春潮”舞台
回忆起首届“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俞传福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团队还在幕后,负责为歌舞节目伴奏。台上的表演很精彩,我们在台下的演奏也很卖力。”
随着晚会主题不断拓展,乐队也逐渐走到了台前。在第6届“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上,根据主办方意见,俞传福和乐队大胆尝试了不同的角色,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惊喜。
俞传福不仅爱敲鼓,对鼓的制作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994年下半年,在策划第10届“华溪春潮”节目时,他突发奇想,打算制作一只巨型大鼓。“大家都想把‘华溪春潮’办得隆重一些。我就提议做个大鼓,肯定能让现场气氛更热烈。”俞传福笑着说。
找谁来做大鼓?听说灵岩寺中曾有人做过大鼓,俞传福马上赶到灵岩寺。可惜绷鼓师傅早已离开。经多方打听联系,俞传福终于把绷鼓师傅请到市文化馆,一起制作了一个直径2.2米的大鼓。
1995年,第10届“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在激昂的大鼓声中拉开序幕,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选“五金乐器”
齐奏时代旋律
俞传福对永康五金的热爱,融入了他的艺术创作中。在第10届“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根据晚会主题需要,他不仅带来了大鼓,还创作了一首名为《五金的旋律》的打击乐。这首曲子由国家一级作曲家楼敦传谱曲,并用锅碗瓢盆、铁铲、勺等本地的五金产品作为乐器进行演奏。
“我在父亲的五金店里长大,后来做过五金产品,对永康五金有着深厚的情感。永康是中国五金之都,在文化艺术领域也应该要有属于自己的拳头作品。我一直很想创作一个与五金文化相关的文艺节目,展现永康独特的五金文化。”俞传福说。
有了想法的俞传福立即行动起来,拿着鼓棒去五金城挑选合适的五金产品。“每一种五金产品发出的声音不同,只有带着鼓棒敲才能听出音阶、音色。当时,五金店里有2名妇女在织毛衣,看到我拿着鼓棒敲打锅具,还以为我进错店了。我和她们说明原因后,她们很支持我,让我随便挑选。”俞传福笑着说。
《五金的旋律》在“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上大放异彩,成为永康特色音乐的代表,让五金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
感恩“春潮”舞台
祝福精彩不断
近年来,“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不断创新节目形态,除了原有的“小五金”外,适时引入钢瓶、钢桶、摩托车配件、滑板车等五金产品作为节目道具,并与乐器演奏、大型歌舞等结合进行表演。
2021年6月17日,《五金的旋律》在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文艺汇演中荣获金奖。2023年8月,由《五金的旋律》改编而来的《五金合声 颂歌二十大》节目在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世纪大采风栏目和亿央网联合主办的庆中秋迎国庆群星晚会中荣获“优秀节目”。
“‘华溪春潮’舞台为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我在音乐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华溪春潮’不仅是永康的金名片,也是永康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每年都会观看‘华溪春潮’,关注晚会的最新形式和亮点,衷心祝愿‘华溪春潮’越办越好!”俞传福说。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施俊涛
俞传福用五金产品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