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离手”的时代,我们错过了什么
“机不离手”的时代,我们错过了什么
□陈春萍
吃过早餐后,慵懒地坐在阳台的懒人沙发里,捧着手机,无目的地刷屏。时事政治、搞笑视频、直播购物……时间就这样悄悄流逝,直到上午过了大半,美好的时光就这样荒废。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罪恶感,放下手机,陷入了沉思。
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确实遗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但也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内心的宁静。
站起来,走到窗前,伸个懒腰,活动一下腰肢,望着窗外的景色。曾经,我们会在生活的旅途中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但现在,更倾向于在手机屏幕上浏览远方的风景照片,却忽略了身边真实存在的美好景色。
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老犁赠阅的《金元茶诗辑注》,坐回懒人沙发。老犁花费3年多时间,不留知识盲点的心血大成,怎么能忽视呢?曾经的我,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在枕头底下或随身包里放一本书,与书中的人物共享喜怒哀乐,感受文字的力量。但现在,碎片化的阅读让我逐渐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有位智者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手机只是个工具。”现在,本该成为我学习助手的手机却成了我阅读路上的绊脚石。
关于美食,我想起曾经与家人朋友在餐桌上欢聚一堂,品尝美食,分享快乐。但很多时候却忙着用手机拍照分享美食,而忽略了食物真正的美味,这是一种遗憾!
在这个“机不离手”的时代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放慢脚步,是为了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正如有人风趣地说:“吃货的最高境界并非尝遍天下美食,而是放下手机,全心全意地品味每一口。”这不仅是对吃货的描述,更是对生活的态度。
起身泡了一杯恩施带回来的莓茶,手中拿着书,在喝茶的间隙里,也能感受到茶香与书香的交融。这样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宁静与美好。回想过去与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日子,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现在,虚拟的交流似乎逐渐成为主流,真实的对话则显得稀少。手机的过度依赖,不仅让社交变得浅薄,还可能对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长时间凝视屏幕,眼睛变得干涩、疲劳。古籍《黄帝内经》曾言:“长时间注视会损伤血液。”就如心灵的窗户——眼睛被尘埃逐渐蒙蔽,我们又怎能看清这个美丽的世界呢?颈椎、腰椎的疼痛,手指的腱鞘炎等问题,这些都是隐形的健康杀手。
抬头望向略带灰蒙的天空,那不就是我内心世界的写照吗?被那无形的手机之“雾”所笼罩。手机,曾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小跟班”,但我时常感到自己成了它的奴隶。不可否认,手机确实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能更轻松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机不离手”的时代,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反思。不能让手机成为我生活的全部,而应让它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工具,为我的生活增添色彩,而不是成为我的主人。
还是仔细拜读老犁的书,一览金元茶诗的全貌,一窥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手机里,可找不到如此系统、如此深邃的内容。
敲下感想文字与大家分享,终究还是多读书为上策!因为唯有读书才能获取刻在骨子里的气质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