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连续下跌
我市肉牛产业如何突围
![]() |
![]() |
![]() |
牛肉价格连续下跌
我市肉牛产业如何突围
“最近,牛肉价格好像便宜了……”近段时间,常听到身边有人议论,不知不觉,牛肉价格变得亲民了。
据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数据,截至目前,牛肉价格已经连续下跌11个月。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商超、农贸城经销户、肉牛养殖场等地,探秘牛肉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
供过于求引发“价格战”
12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金华牛羊肉配送(金华总店),看到货架柜上摆放着各种不同部位的牛肉,色泽鲜亮,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
“今年以来,市面上的牛肉价格确实存在下跌现象。我们也不例外。”该店负责人金女士介绍,他们主要以销售黄牛肉为主,日均销量大概200公斤。
众所周知,牛肉的销售价格是有讲究的。不同品种的牛肉、不同部位的牛肉,价格不一样。
“一般部位的价格,基本上每公斤在60元至80元之间,像吊龙、牛里脊等优质部位,价格最高,每公斤约100元。”金女士介绍,这些部位肉质细腻、口味独特,脂肪分布均匀,深受消费者的青睞,而且供应量有限,不易受市场影响,价格较稳定。
究其牛肉价格下跌的原因,金女士认为,随着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牛肉消费已从之前的群体性消费变为全民性消费,从季节性消费变为全年性消费。市场一旦产生某类产品的巨大消费需求,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引发销售商之间关于价格的恶性竞争。
“永康人喜欢吃黄牛肉,我们只要稍稍留心就能发现,这几年全市以黄牛肉为主食材的餐饮店逐渐增多,渐渐吸引了周边县市,甚至是北方牛肉经销商,带着廉价的庞大货源,抢占永康牛肉市场。”某老牌黄牛肉店负责人洪先生直言不讳地说,“当前国内牛肉市场,不少消费者过度关注价格,忽视了牛肉本身的质量。”
此外,另有商家表示,当前大部分进口牛肉的价格比国内牛肉的价格低,也是直接影响牛肉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牛肉促销信息
生态养殖激发产业新活力
养殖户在喂牛
随后,记者来到大润发超市,刚进二楼电梯口,便发现了醒目的广告,上面写着进口牛肉降价销售的消息:澳洲冰鲜牛腿肉块会员价每公斤87.8元,美国谷饲肥牛卷会员价每公斤89.75元。记者在生鲜区看到,来自澳洲、美国等地的高档进口牛肉,根据牛肉部位的不同,会员价保持在每公斤79.6元至123.8元之间,而中档进口牛肉价格则保持在每公斤84.5元左右。
“在永康,商超主要以出售进口牛肉为主。”大润发超市生鲜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相同部位、相同重量的前提下,将国内牛肉与中低档进口牛肉进行比较,后者的价格往往会比前者更便宜。加之“进口”“散养”“大牧场”等品牌导向,大部分消费者会根据实际消费能力,选择不同档位的进口牛肉。
国产牛肉真比不上进口牛肉?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永康仁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牧场,寻找答案。在这个有山有水的生态牧场里,牧场主贾东风和丈夫养了50余头黄牛。
“小牛是从山东引进的;牧草是自家田里种的,还有部分是从江西采购来的。为了增加营养,我们在饲料里加入了豆腐渣……”谈话间,贾东风一边从货车上铲起一铁锹的牧草,一边高声吆喝着在不远处山坡上玩耍的“金牛”回来吃饭。
之所以称它们为“金牛”,那是因为这些黄牛给贾东风带来了较好的养殖收益。贾东风介绍,他们家黄牛的养殖时间比市面上的牛要长,必须达到两年半至三年半以上才可出售。
这些黄牛一般部位的价格每公斤在90元至100元之间,牛里脊等优质部位的价格每公斤超130元,最贵的卖到每公斤240元,价格明显高于市面上同类产品。尽管如此,凭借着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贾东风家销售的黄牛肉深受消费者喜爱,常常供不应求。而且,在当前的行情下,他家牛肉的价格几乎没受市场影响。
“我们积极做好生态养殖,严格把控黄牛所吃的饲料是绿色、生态、有机的。”贾东风介绍,五年前,夫妻俩几乎天天上山割草料,粉碎了喂牛;今年,在自家田里种植了一部分牧草,作为牛饲料;近段时间,他们又从江西采购了牧草。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贾东风通过自学,逐步掌握了牧草种植、饲料制备、粪便处理、母牛繁殖、黄牛常见疾病防疫诊治等技术,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科学养殖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接下来,她还计划研究循环生态养牛的模式,实现降本增效。
■记者手记
牛肉价格下跌的
“内忧外患”
近年来,国内肉类消费需求升级,对牛肉的需求快速增长,而国内肉牛产量增长缓慢、养殖成本高,刺激了大量进口。肉牛产业的蓝海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的关注。销售商的观点直观地反映了当前市场的客观现象,典型的“价格战”成为地方,甚至是全国牛肉市场价格下跌最直接的原因,可称之为“内忧”。
何为“外患”?在国际上,肉牛养殖国家主要有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它们拥有大片牧场,谷物饲料生产成本低,加上较低的牛肉进口成本,最终造成国产牛肉价格高于进口牛肉价格。
此外,从去年12月开始,我国已分阶段放宽了对澳大利亚等国家肉类生产商的产品进口限制。这意味着接下来进口牛肉或许会比现在更加便宜,“国牛”或将迎来“洋牛”更大的挑战。
因此,与进口牛肉相比,国内牛肉竞争优势不明显。当前各行各业拼的是价格,比的是成本。淘汰落后产能,加速行业洗牌,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但面对当前产业低迷的现状,无论是危还是机,都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从肉牛产业角度,降低成本是该产业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肉牛产业应围绕饲料、牧草、品种、管理、加工等方面,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推广,降低养殖和管理成本,提升饲料转化率和要素生产率。同时要延伸产业链,提高品牌附加值,如推动牛肉产品高端化发展等。
从政府角度,有关部门应当重视肉牛产业的发展,紧盯稳定基础产能、降低饲草成本、推动全链发展、强化金融支持、提振终端消费、加强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政策落实,为产业稳健发展构筑起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
融媒记者 程明星 见习记者 陈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