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土特产 拓宽振兴路
叮咚!年货大礼包来了
![]() |
![]() |
![]() |
做优土特产 拓宽振兴路
叮咚!年货大礼包来了
岁末年初,置办年货成为人们的一件大事。连日来,我市各土特产商家忙碌了起来,深挖土特产多元价值,将其变身“年货大礼包”,销往全国各地,助力我市土特产走出永康、走向全国,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工作人员在装箱打包
土特产焕新有惊喜 变年礼成香饽饽
12月18日,记者在乡歌礼好门店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袋袋土特产装箱打包,箱子里面装着各种永康土特产,如梅干菜、萝卜丝等。
“这里共有300箱土特产,下午交货,发往全国各地。”乡歌礼好负责人童晓璨向记者介绍,每年临近年关,不少企业会定制礼盒送给客户。近些年,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土特产作为年礼,这样既可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又可以推动我市土特产走出永康、走向全国。
如今,越来越多的土特产已成为年礼的一种新选择。武义县聚奈工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姚焱洲告诉记者,如今健康食品深受大家喜欢,土特产作为一方特色产品,蕴藏着满满的情怀,将这些具有永康特色的年礼送给客户,也能为他们增添一份年味。
“每年农历十二月左右到来年元宵节,都是土特产年礼的销售旺季。过年前,不少企业将其用于员工福利、拜访客户;元宵节前后,不少人离乡时也会选择带上土特产,尝的是家乡味,思的是家乡情。”童晓璨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土特产一直深受市场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像永祥笋干一年可销售三四千公斤,去年还一度卖断货,梅干菜年销量也达3000余公斤。
做好土特产文章 打造乡土特色品牌
随后,记者来到金华皈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新农贸城的门店,只见几名工作人员有的打包、有的装箱、有的运货……忙得脚不停歇。“客户要得比较急,这里500份今天必须打包完成,明天才能如期交货。”该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
只见露营箱内上贴着“榧凡芋见”标语,里面放着用舜芋和香榧加工的产品,如芋头薯片芋小脆、陈皮芋泥米糕等。
永康舜芋个大皮薄、肉质粉糯,是我市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前不久永康舜芋及其深加工系列产品第七次登上“雪龙”号随船“出征”。
“今年年礼我们主要以舜芋和两头乌为主,舜芋的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搭配。目前来看,两头乌腊肉和糕点类产品比较受欢迎。这些都是具有我们永康地方特色的产品,不少人将其作为走访客户、单位团购的年礼。”金华皈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晓丽介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包装上进行了“巧思”:用露营箱替换纸箱包装,既迎合当前户外露营热的需求导向,也符合当下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
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年礼销售排单已基本排至春节前,呈现良好的销售态势。
土特产年礼准备发货
■记者手记
土特产年礼赋能乡村振兴
一方水土一方味。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一份份土特产,既承载了无法割舍的乡愁,也映照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土特产是各商家遵从地方性原则,从农户手中收购来的。为确保食品安全,商家从种植开始把控品质,乡歌好礼对农户进行日常培训,做到食品安全可控,每年为农户增加2-3万元的收入;金华皈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芋产品以前仓镇为中心,向周边缙云、武义等地辐射,并请当地有资质的代办公司对产品的品质、口感、安全等进行严格把关,目前该公司已收购几百万公斤,用于鲜果销售和芋产品的深加工。
近些年,我市在品质、品牌上对优质农产品下功夫,不断完善产业链,让越来越多土特产俏销全国。其背后是有关部门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极大助力。
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要找准路子,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依托本土特色资源,打造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品牌,进行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融媒记者 潘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