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化·五峰

书香·莲韵·琴心

  书香·莲韵·琴心

  □程望槐

  书香相伴我成长

  在我的人生之旅,永难忘记书香相伴。每逢置身于新华书店中,时时嗅着书香,这份与喧闹隔绝却又让我增长智慧的惬意让我感到温馨。

  我家的老屋在解放街25号,对面就是永康县新华书店。小时候懵懂无知的我,常常去新华书店和后面的院子里玩耍。

  那是1989年,我20岁,去新华书店买了第一本书《名人名言录》。高中毕业后,我谋到第一份职业,才有钱买书,虽无“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但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欣慰。

  在山区乡工作的六年里,每逢回城时候,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奔向新华书店,享受那一方纯净的世界,那一片自由的天空,还有那让人心静的芳香。

  书香悠悠,乡情绵绵。看的书多了,也喜欢上写抒“情”的文章,如《风筝情》《悠悠山乡情》《蒲公英的情怀》等,后来编入我的散文集《槐园撷英》。

  更巧的是,2017年在新华书店邂逅了10多年失联的发小阿丽。以前住井头巷时,我经常和阿丽等人一起上街捡西瓜子。想不到,她在新华书店工作。阿丽鼓励我参加新华书店征文比赛,我写了一篇题为《一路书香梦飞扬》的文章,侥幸中奖。

  还有一次,在单位同事阿瑛的介绍下见到了她爸爸,原来就是小时候熟识的新华书店工作人员杨师傅。岁月如歌,感慨万千。很怀念当年的新华书店叔叔阿姨们,你们还好吗?

  昔日望书兴叹,而今拥有了槐园书屋,可以金屋藏“娇”,怜香惜玉,一亲芳泽,书香盈怀。

  红莲在风雨中绽放

  在血雨腥风的年代,永康革命先驱开展革命斗争,迎接黎明来临。

  应爱莲(1888年—1980年),乳名莲子,1927年入党的她为革命做出很大的贡献。大家喜欢叫她“革命妈妈”。1949年5月永康解放后,她成为永康县新华书店第一任经理。

  永康著名作家项瑞英曾经撰文《风雨红莲》记叙大革命时期的应爱莲的革命故事。他还欣喜地回忆:新华书店原来建于桃花巷南边。1949年开张那天,我一眼瞥见应爱莲(莲子)先生,带着白袖套在打扫卫生。

  林锦泉先生回忆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永康中学读书课余常去新华书店选购一些书籍。与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八大队队员、永康解放后曾任新华书店永康支店经理的应爱莲成了忘年交。记得有一次,应爱莲向他讲解书店对联“天下至乐逛书肆,人间惟美品文章”的含义,并鼓励他“胸怀祖国,刻苦读书,长大当好革命事业接班人”。

  应爱莲的外孙女王文黎回忆在外婆应爱莲影响下,成为游击队里的交通员,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广播电台、电视台记者、编辑、编导,获评“平民记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获上海市第一届“韬奋奖”。

  红二代、红三代的传承

  我与李文华烈士的女儿李美琴于2017年10月5日,在花街镇金湖村连枝自然村参加联谊活动时认识的。

  李美琴阿姨说她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1969年在永康县新华书店参加工作,1999年退休。她曾发来许多新华书店老照片。我说我小时候经常到新华书店玩,那时应该见过面。这次重逢也是缘分。此后,我还在她的帮助下建了一个新华书店回忆群。

  李美琴1944年出生于永康县雅湖乡雅庄村,父亲李文华烈士1948年牺牲时,她只有4岁。她1959年参加“十八蝴蝶”表演(现在获评国家级非遗项目)赴杭州演出。李美琴丈夫胡伍福收藏的1959年的《浙江画报》上曾登载过李美琴她们团队参加省级会演《十八蝴蝶》照片。在永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的活动中,她积极参与,并制作了很多美篇相册。她是一个富有正义感、责任感的红二代。

  金天寿先生留言:我祖父金丁亥(永康革命先驱)和李文华感情很深,小时候我祖母叫我到新华书店看望莲子姑婆和李文华女儿李美琴。时光如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2021年元旦,我还为胡伍福、李美琴夫妇在西溪镇一块题有“金婚”的石头旁拍过合影。2022年1月,当得知李美琴溘然长逝的消息,我在悲痛中写了一首诗:初次相逢连枝村,方知英烈后来人。笑谈曾入蝴蝶队,六十年前舞轻盈。少时随父经风雨,青年听莲闻书馨。兰风梅骨人生路,剑胆琴心一世情。去年曾贺金婚喜, 今日突闻玉猴喑。北风萧萧遥相忆,雅川潺潺送斯人。

  1999年,李美琴儿子李杭康调到新华书店工作至今。他感慨地说:“新华书店是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者,要让‘新华书店’这个红色品牌体现时尚、保持经典。”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5 书香·莲韵·琴心 2024-12-09 永康日报2024-12-0900006;永康日报2024-12-0900008 2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