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储能产业园项目工程进度超预期
我市加快推进永武“产业飞地”项目建设
浙中储能产业园项目工程进度超预期
我市加快推进永武“产业飞地”项目建设
打好“五战双强”行动组合拳
本报讯(融媒记者 程明星) 初冬寒风起,永康与武义的“双向奔赴”却格外火热。占地519亩的浙中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园项目,厂房部分施工有序开展,展示中心已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今年1-10月,永武“产业飞地”项目完成投资9.7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39.17%……12月8日,在永武“产业飞地”项目现场,市产投集团园投建设公司工程管理科副科长胡俊伟向记者介绍,目前浙中储能产业园项目工程进度已达65%,比全年预期进度快了15%。
作为项目的实时跟进者,胡俊伟认为,永武“产业飞地”项目的不断推进,离不开两地携手攻坚克难,是区域合作新模式的生动体现。
永康、武义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融。自2022年以来,两地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通过集聚发展优势产业、共谋共享新兴产业、合力保障投资要素,实现输血造血双向赋能。
为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武义县内生发展动力、开辟税源增收渠道,我市在两地交界处划出1500余亩土地,用于打造“产业飞地”,双方按照“收益保底+税收分成”方式共同出资建设运营。该项目紧扣两地林草高端装备特色产业建设,重点探索、发展锂电池制造等新兴产业。
记者发现,在永武“产业飞地”项目现场,除南侧区块浙中储能产业园项目外,北侧永武科创中心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园区建成后,将新增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同时将极大地促进传统五金产品持续向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推动两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局社会建设综合协调科相关负责人胡博介绍,“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招商部门,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优化飞地配套设施,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落户。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两地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区域协作开辟更多可能。”
此外,记者了解到,随着永武“山海协作”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单单是产业,两地在社会事业、农特产品展销等方面合作也不断深入。
据统计,2022年至今,两地已落地“山海协作”产业项目30个,累计完成投资60余亿元;两地教育、卫健等部门先后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跨地区教共体建设、医疗技术协作等;我市还通过在商超、菜场开设专柜,开通“共富大篷车”等多种形式,帮助武义销售豆腐、茶叶、生猪等农副产品,年销售额达1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