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体内“生根”
医生巧手剥离
支架体内“生根”
医生巧手剥离
本报讯(融媒记者 李梦楚) “如今患者已基本康复,再过两三天就能出院了。”12月6日,说起从江西远道而来的患者肖某某,市一医外一科主任医师柳东坦言,近10年都没有遇到过这么棘手的病例。
据悉,患者在10月就出现了巩膜黄染、尿液发黄等症状,但未引起重视。症状加重后,患者又出现腹痛、发烧、贫血等症状,在永务工的儿子便让其来永就医。经检查,患者患有梗阻性黄疸、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胆管炎、营养不良等系列疾病,需手术治疗。医生还了解到,患者2018年曾行食道恶性肿瘤手术,术后放化疗;2021年曾行胆管支架置入手术,术后进行放疗、免疫治疗;2023年曾因黄疸化疗,且一直因病进行免疫治疗。
追溯病史,柳东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因为多次手术、放化疗,患者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因此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11月22日,市一医外一科团队先行十二指肠镜ERCP内镜探查,争取取出结石或者疏通胆道,但内镜进入患者体内后,医生就发现胆管支架已经完全“生根”了,而且患者胆管完全闭塞,导丝及导管都无法进入。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及完善的术前准备,市一医外一科团队决定进行开腹手术。
五六个小时的手术中,柳东始终紧紧绷着一根弦:“患者肝门部有严重炎症和粘连,且患者解剖结构异于常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胆管损伤。我们切开胆管,将部分支架取出,疏通胆管后,看到大量脓液和结石涌出。”柳东介绍,因支架粘连实在严重,部分支架暂时无法取出,但经过手术,患者部分支架取出、结石取出、梗阻解除、感染控制,逐渐恢复了健康。
柳东提醒,胆管支架置入是微创治疗胆道梗阻的常见操作,但支架只是“临时装备”,需要遵医嘱更换支架或及时取出。如果像肖某某这样,将医嘱抛诸脑后,让被遗忘的支架滞留体内多年,只会徒增后续治疗的难度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