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警界

出事故还没报警
就接到交警电话

“浙里快处”搭上
“数字快车”

  出事故还没报警

  就接到交警电话

  “浙里快处”搭上

  “数字快车”

  本报讯(通讯员 黄莹莹) “早上送孩子上学,因为赶时间,变道时发生刮擦。没想到,我马上就接到交警的电话,多亏了‘浙里快处’,孩子按时到校了。”近日,发生事故后,市民王女士感慨“快处就是高效率”。

  当时正值早高峰,王女士途经丽州南路与城南路路段时,因变道与直行车辆发生刮擦。打开双闪灯后,她下车查看车损情况,后方车辆就堵了起来。这时,她的手机响起:“您好,这里是永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非人伤事故可先拍照,再将车停驻在道路旁边安全区域,使用微信小程序‘浙里快处’进行线上处理事故。”随后,她按照交警指示,驶离路面,打开“浙里快处”微信小程序,上传三张不同角度的事故现场照片。不到10分钟,她便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附近车流也已恢复畅通。

  今年以来,为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体验和交叉口整体通行效率,着力打造与“数字警务”相适配的实战化指挥调度体系,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依托“汪超工作室”、交通信号配时中心等智能团队,研究建立了“雷视感知-浙里快处”机制。

  以往,群众需线上发起“浙里快处”申请,而现在只要通过“雷视一体机”和相关研判系统,就可即时感知道路拥堵并精准锁定事故车辆,致电司机运用“浙里快处”小程序处理事故,实现“早发现、快处理、速撤离”。

  “过去,上下班路上有车发生碰撞后,就会堵车。”在总部中心经营一家商铺的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大多数红绿灯路口都有‘浙里快处’的广告语。大家知道用‘浙里快处’后,交通很快恢复畅通。”

  原来,在交警引导驾驶人使用“浙里快处”的同时,小帮手“雷视一体机”后台会运用大数据自适应优化红绿灯配时,最大限度提升周边车辆通行率,起到事前预警、全程跟踪、疏导畅通的作用。

  “目前,我市在153个路口投入使用‘雷视一体机’542台,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平台及研判系统,‘雷视感知—浙里快处’联动机制应运而生,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异常拥堵消散时间缩减了15%。在探索研究‘数字警务’、提高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的同时,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更‘丝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胡孟祥说。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警界 00005 “浙里快处”搭上
“数字快车”
2024-12-04 永康日报2024-12-0400007;永康日报2024-12-0400010 2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