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扫帚
“扫”出致富路
![]() |
![]() |
![]() |
一把小扫帚
“扫”出致富路
在家门口就能就业,通过指尖技艺实现增收。一把把看似平凡的小扫帚,为村民们“扫”出了一条宽广的致富新路径。
12月3日,记者在唐先镇三合村山端头自然村的三合扫帚专业合作社看到,社员们正忙着制作扫帚:修剪、铺面、捆绑、固定成型,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自2008年成立以来,三合扫帚合作社专注于生产和销售金丝草扫帚、毛竹扫帚、芦苇扫帚、棕扫帚等各类扫帚。这些精心制作的扫帚,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款式多样,既有适合家庭使用的小巧款式,也有满足工厂清扫需求的大型扫帚,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了解,三合扫帚合作社每天能生产数百把扫帚,并定期向周边企业和金华地区供货。目前,该合作社有20多名社员,这家建在家门口的合作社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我在这里上班已经五六年了,既能工作,又不耽误照顾家里和务农,忙的时候每天有100多元收入,挺好的。”正在扎扫帚的胡天明说。
该合作社负责人胡文星介绍:“经过多年经营,合作社积累了稳定的客户资源,销路不愁。每把扫帚的售价在18元至40元之间,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收益相当可观。”
胡文星说,他卖扫帚的经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鸡毛换糖时代:从2004年开始,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他利用农闲时间扎扫帚,然后拿到唐先镇的集市上零售。第二个阶段是商铺时代:从2008年成立合作社后,他们实行统一采购原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第三个阶段是电脑时代:从2012年开始,他们不再满足于店铺销售,而是想办法将自己的产品挂到网上去。在浙江农民信箱的帮助下,很快就有许多客商打来电话要求购买。第四个阶段是掌上时代:2017年,胡文星通过参加金华农民学院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班,开通了永康市三合扫帚微店,开始在手机上售卖扫帚。
现在,胡文星准备紧跟网红直播带货的潮流,抓住机会,把村里的扫帚产业做大做强,让小扫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村民在扎扫帚
融媒记者 杨成栋
检查产品质量
村民在扎扫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