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上接1版)

  一尾鱼游出

  一条致富新路

  近日,在位于平昌县涵水镇的江口青鳙现代渔业产业园,七八名渔民合力将一张大渔网缓缓收紧。约20分钟后,一筐筐活蹦乱跳的江口青鳙上了岸,随即被打包运往周边地区。

  “这种鱼肉质鲜嫩,鱼鳞是软的,可以直接下锅烹饪。”道生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亨军向记者介绍,“由于口味好,营养价值高,江口青鳙每公斤售价在160元左右,市场前景很好。”

  江口青鳙学名华鲮,以前只能在野外生存,几年前一度濒临灭绝。经过道生渔业有限公司多年的科研攻关和抢救性保护,成果已经显现。

  “这种鱼养殖周期长,每3年才长200克左右,因此在该产业园建成前期,成本投入是一大考验。”魏亨军表示,近年来,浙川东西部协作陆续为产业园注入了500万元资金,用于江口青鳙鱼苗的孵化,大大减轻了公司的成本压力。2023年,江口青鳙规格鱼苗的培育首次突破100万尾。今年4月,江口青鳙规格鱼苗培育达到1000万尾,终于实现了“有鱼可养”的小目标,为江口青鳙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道生渔业有限公司先后在涵水镇幸福村、庆丰村等地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设养殖塘106口,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创业就业。

  据了解,平昌境内水资源丰富,山塘、水库多达2000多处,可用于养殖的水面达数十万亩。“这些水资源大多为村集体所有,如果能利用起来养殖江口青鳙,那将为壮大集体经济发挥重大作用。”平昌县水产渔政局副局长李中华表示,将通过“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机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其中,形成“一条鱼、一个品牌、一条产业链、一条致富路”的模式,届时鱼苗、商品鱼及深加工产值将超过3亿元。

  一条小鱼,游出一条新兴产业。和鱼塘里的鱼苗一起成长的,是平昌老百姓的致富希望。“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提升鱼的品质。预计到明年,江口青鳙养殖面积将突破万亩,每亩产量1000公斤。3年至5年内,江口青鳙的年产量超100万公斤。”魏亨军说,相信这条致富路将在东西部协作的帮扶下越走越宽阔。

  融媒记者 颜元滔 俞舒梦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2024-12-02 永康日报2024-12-0200008 2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