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低效用地变发展高地 重塑五金发展优势

——一论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攻坚

  低效用地变发展高地 重塑五金发展优势

  ——一论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攻坚

  融媒评论员

  全市累计整治低效工业用地2.4万亩。其中,今年1月至9月完成集中连片整治1203亩,整治低效工业企业用地2721亩,两大赛道指标均提前完成金华年度目标任务……自2022年我市全面吹响“一年掀热潮、两年大变样、三年成趋势”的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冲锋号”以来,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实质性突破。

  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组织保障是基础。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对于我市这座老牌工业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打赢这场硬仗,我市以高规格成立了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指挥部,构建“专班+部门”组织架构,建立高效指挥体系,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持续强机制、建体系、抓落实,引导整治工作有序实施。

  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政企合力是前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从相关部门到土地权益人再到群众,涉及面广、事项复杂、工作体量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单依靠政府力量,效率不足、群众理解度低、方式方法受限。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参与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不仅可以加速资源在市场上的流通,还为整治方式提供更多可能性。我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协同作用,创新推出“3+2”整治模式,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让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不再是政府“单兵作战”,而是各方共同参加的“全民战役”,最大限度盘活了土地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下转2版)

  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政策供给是关键。过去,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摊大饼式”“插秧式”的发展模式导致散而不聚的局面,工业用地稀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改造类型复杂、先行经验缺乏、路径依赖难破成为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必须解决的难题。面对现实困境,我市实施了“破规不破法”改革,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各环节,构建实施“1+5+X”政策体系,明晰各类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路径,做好方向性指导、战略性安排。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三年来,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被赋予新时代下全新的使命,也被寄予更大的期望。不久的将来,每一块低效工业用地终将变成发展高地,引领产业“破茧蝶变”,重塑五金发展新优势,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低效用地变发展高地 重塑五金发展优势 2024-10-29 永康日报2024-10-2900058;永康日报2024-10-2900070 2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