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社会·科普

霜降
我们吃点啥

  霜降

  我们吃点啥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千树落叶扫作一地金黄,万里沃野裹挟素净银装。秋季渐入尾声,这就是秋天最后的一个节气——霜降。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天气冷了,阳气由收转藏,适当以羊肉进补,既能补血温经,又可预防秋郁。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羊肉。古代时期的羊肉不仅常为席面上的“座上宾”,还常与中药搭配制成药膳以供治疗。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以当归、生姜依配比入羊肉汤,便可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兼具浓郁口感和药用价值的羊肉,在千余年的饮食文化中衍变出纷繁的花样。有西北肥瘦相间的手抓羊肉,还有南方酥烂软嫩的清炖羊肉,更有老北京铜锅涮肉和山东葱爆羊肉……

  但最滋润的吃法当属煲汤,经过数小时熬制成的羊肉汤,汤汁色白似奶、水脂交融,羊肉紧而不柴、糯而不烂,一碗下肚,全身很快就温热和畅起来,正如老话所说“霜降喝一汤,胜过良药方”。

  这个时节,羊肉的好搭档——萝卜也恰逢其时,有农谚道“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被霜打过后的萝卜多了几分清甜,少了些许辛辣,用来凉拌或蘸酱生食正是还原其本味的吃法。许多文人雅士对萝卜的滋味与口感念念不忘:“每饭必索萝菔,与皮生啖,乃快所欲。”清朝“美食爱好者”袁枚更是对萝卜赞赏有加:“萝卜取肥大者,酱一二日即吃。”甜脆可爱的经典吃法看完让人不由得口舌生津。

  萝卜不仅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产量高、价格低的特点更是让它成为了千家万户的必备佐餐小菜。《东京梦华录》里就曾有北宋都城开封州桥夜市售卖姜辣萝卜的记载。

  人们对萝卜的喜爱延续至今。如今,家常做法是将白萝卜切丝与煎蛋或菌菇煮汤食材至鲜,烹饪至简熬煮而成的菜肴咸鲜交织,口感丰富完全不输肉汤。难怪苏东坡会对“三白”赞不绝口(三白:盐、萝卜、饭)“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当真“人间有味是清欢”。

  “八月梨枣九月楂,十月的栗子笑哈哈”。暮秋之味,少不了的还有栗子的一抹香甜,其长相可人、口感绵密,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炒栗子”的受欢迎程度更是贯通古今。晚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就有描写“栗子来时,用黑砂炒熟,甘美异常,青灯诵读之余,剥而食之,颇有味外之美”。现如今,糖炒栗子早已成为街头美食之一,驻足买上一袋边走边吃,经常人还没到家,栗子已经吃下去一大半了。

  用栗子烹饪成的另一道经典滋补菜肴——板栗烧鸡,色泽油亮、汁浓醇厚,入口可感鸡肉的滑嫩与板栗的软糯,层次丰富,口感玄妙,当真是舌尖上的享受!

  除了制成菜肴,栗子打粉做成的点心更是清香浓郁、细腻香甜,不难理解曹雪芹笔下红菱角、鸡头果和桂花糖蒸新栗粉糕三样会成为贾府女眷们的小食了。

  秋末是乐享“秋实”与“补嘴空”的好时机。柿子红如枫叶,入口甜蜜。白菜尤得霜打,渍酸菜甜。而鲜美红薯、芋头炉火煨熟,只剩甘甜秋末的味道,一“甜”字可形容。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作者:庞博)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科普 00006 霜降
我们吃点啥
2024-10-24 永康日报2024-10-2400006;永康日报2024-10-2400008 2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