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创业三十余载 “义利并举”献爱心
章林建:让更多人“伞”下逐梦
![]() |
![]() |
![]() |
异乡创业三十余载 “义利并举”献爱心
章林建:让更多人“伞”下逐梦
日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浙江商会党支部书记章林建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责任与担当的相关事迹,在三都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记者了解到,章林建是我市石柱镇姚官村郎村自然村人。37年前,他带着70元钱来到三都县开始异乡创业。凭借着务实创新的经商精神和踏实肯干的作风,他在异乡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也努力搭建浙江和贵州、永康和三都之间的桥梁,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展示了永康“义利并举”的企业家精神。
章林建(第二排左六)带领商会成员捐资助学
捐资修路
(照片均由三都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异乡创业 从囊中羞涩到事业有成
1987年,章林建带着借来的70元钱来到三都县。彼时的三都县还是一个相对贫困、发展滞后的小县城。“我们永康人就是行担走四方,当时我就是想着出去走走。”问及为何在三都县创业时,他如是说。
说起创业的艰辛,他历历在目。“刚来的时候,我身上所带的钱不多,待的时间长了,吃饭的钱都成问题,只能吃馒头,租不起房子就睡在大桥下面。”他说,幸好当时“行担走四方”的手艺人有一门手艺傍身。他凭借过硬的木匠手艺,慢慢在三都家具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那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他从事各类与五金相关的工作。从油漆到防盗门,再到家具行业,他也从最开始的囊中羞涩到后来的事业有成。
带头行善 捐资助学带领乡亲奔共富
“自己淋过雨就总想着为别人撑把伞。”这是章林建的真实写照。因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他更加懂得教育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因此,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捐资助学。
得知当地有不少成绩优异的困境学生后,他就亲自走访学生家庭表达资助意愿,为其送去了希望。多年来,他资助了80余名学生,总金额达130余万元,帮助他们实现了梦想,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感恩与希望的种子。
张斐斐是章林建资助的学生之一。说起章林建,张斐斐说他的帮助不断启发自己学习、进步,现在自己已走上教育岗位,也一直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学会努力,回馈父母、回馈社会。
其实,像张斐斐这样的受助者还有很多,他们将那把“伞”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更多人都能在“伞”下逐梦。
多年来,章林建带头行善。他的善心和善举温暖了许多人,也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榜样。三都县浙江商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捐赠价值300余万元爱心物资。
一面锦旗 道出大爱传递正能量
在一张照片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盏盏路灯情,照亮群众心”。原来,三都县浙江商会曾向三都县部分村寨捐赠了100余盏路灯,总价值40万元,极大改善了村寨居民夜间照明条件。
身为商会党支部书记,章林建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商会成员和企业家在他的带动下,加入公益事业的行列。当地地理条件优越,茶产业较为发达。为此,商会企业中的一位湖州安吉企业家,便在当地承包了茶园用于种植安吉白茶,既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走上致富路。
如今,三都县已成为章林建的第二故乡,但他还是经常回永康看看,感受家乡的变化,希望能为家乡发展献上绵薄之力。他每次回乡都会去看望村里的老人,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他每次回家都要到我家里来看看我,和我聊聊天,就像家里的小辈回来看望长辈一样。”村民王正勇说。
“如果家乡有需要我的地方,我肯定不遗余力。”章林建说。
融媒记者 潘燕佳
浙江有礼 益满丽州
爱心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