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保民护万家 共治温暖四邻
市公安局深推共治警务探索平安社区最优解
![]() |
警保民护万家 共治温暖四邻
市公安局深推共治警务探索平安社区最优解
近日,东城街道滨江都市外滩小区保安员罗先生与同事戴好装备,开始了新一轮的夜间巡逻。他们行至每一处监控摄像头前,都会细心上前检查,确保其稳定运行。这一幕,正是全市积极推动“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建设,构建平安社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打造安全、宜居、和谐的社区环境,市公安局以警保联勤联动为核心,积极拓展以物业、保安为主力的“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通过提升保安专业技能、健全联动机制、完善数据赋能等方式,深入推进共治警务建设,着力探索平安社区最优解,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民警为保安员颁发荣誉证书
强化专业技能 夯实社区“平安堡垒”
“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确保小区平安不出事。”8月30日,东城街道滨江都市外滩小区的保安员罗先生与同事从民警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后,激动地说。
原来不久前,罗先生与同事在巡逻时,发现有一男子在小区售楼处附近拆卸一些塑料水管和装修材料,并往麻袋里装,形迹十分可疑。
发现该情况后,罗先生迅速上前制止。正在忙着装材料的男子见有人来,马上丢下物品逃窜。见状,罗先生迅速行动,一边通过对讲机将现场情况详细报告给辖区派出所,一边与队员紧密配合,依照之前民警教授的围堵方案,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抓捕行动。
没等民警到达,罗先生与同事就在附近的公园内将该男子抓获。与此同时,值班民警也及时到达现场,顺利将其带回派出所调查。经审讯,该男子对自己实施盗窃的行为供认不讳。
为进一步规范保安队伍管理,提升小区保安员队伍处置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市公安局不仅会定期组织各小区负责人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还会定期上门带教,通过手把手教学、现场演示等方式,现场讲授如何盘查制服可疑人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等。
联动机制保障 提升警情处置效能
“我婆婆今年90多岁了,拄着拐杖独自在外走了2公里路,如果没有你们,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近日,市民楼女士专程来到江南街道金水湾小区,对保安员邵大哥的及时救助感激不已。
原来,当日上午8时许,楼女士发现自己婆婆早晨独自出门后一直未归,立即报警求助。接警后,江南派出所民警迅速启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一方面组织警力全力开展搜寻,一方面指派附近小区保安员留意。
“人已找到,就在我们小区北门门口。”仅过了6分钟,民警的对讲机中就传来了好消息。
据了解,市公安局充分挖掘、发挥小区保安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小区保安员统一配备与辖区派出所联通的对讲机等设备。一旦发生警情,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能第一时间调度附近保安员力量先行前往处置,配合做好相关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开展专业培训 完善智慧安防体系
此外,为有效整合全市警力、保安员和治安积极分子资源,市公安局依托各级防控治理中心,有效应用“智慧安防”“智慧内保”““智安小区”等数据信息,创新开发了一款智能应用手机软件,实现了以派出所为单位的分区域精准化、可视化指挥。目前,已有1500余名共治力量成员加入。
“通过软件内的打卡功能,我们能够实时掌握每位成员的具体位置,一旦警情发生,就能迅速定位并通过应用指令最近的成员先行处置。”市公安局基层基础大队负责人介绍道。
8月12日凌晨,江南街道万悦公馆共治站保安员在巡逻时,发现有两名可疑男子在小区地下车库一辆车旁拉车门,并打算驾车离开。发现该情况后,保安员迅速将情况报告民警。接警后,民警立即通过该应用联系距离最近的锦江华庭小区共治站增援,发送了点对点的指令。在数名保安员的努力下,不到9分钟就成功将小偷抓获。
市公安局将继续完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提升保安力量社区治理参与度、巡逻防控见面率、应急联动响应力,有力支撑“派出所主防”落地落实,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通讯员 徐凯悦 陆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