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全市425名儿童主任用爱心点亮儿童成长之路
![]() |
![]() |
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全市425名儿童主任用爱心点亮儿童成长之路
周秀叶和小骆在聊家常
郎美玲辅导小宇做作业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守护儿童为己任,在儿童、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座爱的桥梁。作为家庭、学校之外离孩子最近的人,他们用无私的关爱和真挚的陪伴,为困境儿童寻找阳光。
目前,我市已有425名儿童主任,遍布在各个乡村和社区。8月22日,记者走进西城街道华村、古山镇寮前村等地,深入了解儿童主任为当地困境儿童带来的变化。
“我想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一到周末,郎美玲就熟练地把车停在村里一户人家门口。屋里,14岁的小宇(化名)正忙着写作业。
刚进门,郎美玲便和小宇的奶奶聊起孩子的近况,顺手把小宇运动鞋的鞋舌翻过来拍了照,对小宇奶奶说:“我看看小宇现在穿多大尺码的鞋子,下次给他买一双。”
这样的家访,对西城街道华村的儿童主任郎美玲来说习以为常。她说:“村里就小宇家情况比较困难,我基本上有时间就会过来看看。”
郎美玲今年58岁,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已有10多年,对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了如指掌。自2019年担任村儿童主任以来,她负责村里困境儿童的信息走访排查,帮助困境儿童解决权益保障、补助申请等事务。
“我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比较了解村里的情况,街道干部就向民政局推荐了我。”郎美玲坦言。
在走访排摸中,郎美玲了解到,小宇家境贫寒,父母均有精神障碍,全家仅靠年迈的奶奶维持生计。由于长期缺失父母的疼爱,小宇变得寡言少语。
祖孙俩的不易牵动了郎美玲的心。她主动到小宇家里,当起了小宇的“临时妈妈”。多年来,她只要一有空,就去看望小宇,还给他带去水果、零食、学习用品,并耐心地向小宇奶奶了解小宇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小宇奶奶也把郎美玲当成亲人。“现在,只要孩子有事,我就第一时间想到美玲。特别感谢她,没有她,我们这一家不知道会怎么样。”小宇的奶奶对记者说。
除了陪伴,郎美玲觉得自己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考虑到小宇因为家庭原因导致性格内向,她打算从精神上引导小宇,鼓励他增强自信,正视困难,努力学习。在她的帮助下,小宇的脸上重新洋溢起自信的笑容。
看到小宇如今变得阳光自信,郎美玲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小宇是个腼腆的孩子,可他特别懂事、坚强,很小的时候就帮奶奶干活。”郎美玲说。
“长大后我活成了你的样子”
今年64岁的周秀叶也是一名儿童主任,说话轻声细语,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给人一种亲切感。十多年来,她点对点帮扶了13名困境儿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暖心大姐”。
“周老师,感谢你多年来给我的帮助与陪伴。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以后的我也会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这是一封周秀叶珍藏了很久的信,是她帮扶19年的困境儿童小骆在高考之后写的。
“这孩子现在很能干,不仅自己打工赚学费,还抽空跟着我去做公益。”谈起小骆,周秀叶脸上充满了自豪。
小骆1岁时,父亲入狱,母亲抛下年幼的他离家出走。年迈的爷爷奶奶靠打零工抚养他,生活十分拮据。
2004年,周秀叶在古山镇寮前村当幼师, 小骆爷爷带着年幼的小骆上门乞求帮助,想让她帮忙照顾小骆。
得知小骆的家庭情况后,周秀叶心情复杂,因为小骆才18个月,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照顾他,这让她有些犹豫。没想到,她回家和丈夫提起这事的时候,丈夫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并鼓励她勇敢地接受这个挑战。
就这样,在家人的支持下,小骆成了周秀叶结对帮扶的对象,协助他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除了日常的生活照料,学费等我们都会定期找爱心企业捐赠,协助申请慈善资金支持。就这样,我一直陪伴他到上大学。”周秀叶说。当年小骆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她也全程陪同,给他加油并提供帮助。
目前在读大学的小骆,已经成了一名志愿者。他一放假回到家乡,就会和民政服务站的社工们一起为村里老人做服务、送温暖。
“你守护我长大,我让这份爱延续。”周秀叶和小骆的故事,是现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幸福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周秀叶说,在陪伴他的过程中,她也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双方的共同成长,是他赋予她最好的礼物。
创新服务模式
儿童主任
意义重大
如何将短期帮扶转变为满足儿童实际需求的长期成长守护,是周秀叶的另一项工作内容。在周秀叶的笔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村里每名困境儿童的家庭信息和儿童心理评估情况。
“过去,我把精力全都放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上。现在,我还链接多方资源为困难家庭解决难题,比如发放爱心企业定期捐赠的生活用品。” 在周秀叶看来,儿童主任的工作不再是单一的物质帮扶,而应有精神关爱等方面帮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民政局不仅定期开展政策法规培训,还积极打造“社工+儿童主任”服务模式,让儿童主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支持下,深入学习如何与儿童沟通等知识。
目前,全市共有425名儿童主任。他们奔走在全市的村社乡道,为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他们成了孩子们的亲人。2019年以来,我市定期开展摸排走访及形式多样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如“温暖来敲门”暖冬行动、有为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阳光护航 筑梦童行”儿童支持项目等活动,累计服务儿童1.28万余人次。
“以前,我遇到棘手的事经常干着急,现在懂得用方法了。”郎美玲告诉记者,通过参加儿童主任培训等活动,她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专家们也提供了不少支持。比如,运用沙盘游戏开展心理疏导等。现在,她的工作信心更足,也更坚定了当好儿童主任的决心。
融媒记者 吕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