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融媒·永报姐妹花

走向乡村大舞台 奏响共富新乐章

民宿管家胡丽瑶:心怀热爱 “芋”见未来

  走向乡村大舞台 奏响共富新乐章民宿管家胡丽瑶:心怀热爱 “芋”见未来

  开栏语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拟增加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纵览近年来发布的新职业,既有面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高精尖技术领域,也有对新领域、新业态的人才呼唤。新职业的发布,不仅是劳动者就业的风向标,也进一步反映在时代的发展下,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梦想的舞台。

  即日起,本报推出“揭秘新职业”系列报道,融媒姐妹花记者带大家一起探访在永康扎根的部分新职业就业人群,看他们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时代“红利”,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民宿、咖啡馆、花艺,在被称为年轻人就职梦想的“三巨头”里,富有浪漫属性和创业神话的新职业“民宿管家”应运而生。短短几年间,从业者实现从“0”到百万级规模的跨越。

  在我市前仓镇大陈村——一个依靠乡村旅游破圈的宝藏村庄,行之几步就能遇见几家相邻的民宿,全村从事民宿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农户占80%以上。8月22日,融媒姐妹花记者抓住暑假的“小尾巴”,来到大陈村,探访“民宿管家”的工作日常及“诗与远方”。

  胡丽瑶和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交代活动流程。

  工作要求一专多能

  “小朋友们,快点坐好哦,我们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记者见到胡丽瑶时,她正和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交代当日的活动流程。头上别着“小蜜蜂”话筒,笑意盈盈的,充满了亲和力。

  忙完研学活动的相关工作后,胡丽瑶抽了点时间带记者前往她负责主理的民宿看一看。一路上,她向记者介绍了近日的工作安排。

  “开展暑期研学活动的是群升集团的职工子女,我负责协调接待。像今天客人还没有来,我就得提前去查房,如果有会客需求的,也需要帮他们清理场地。”胡丽瑶说,虽然民宿管家这个称呼颇新鲜,但她进入民宿行业已将近十年。

  在从事民宿管家之前,原本大学就读酒店管理专业的胡丽瑶曾幻想,民宿管家就要把店里布置成家的模样,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和他们结交成好友,谈天说地;空闲的时候,冲个咖啡,看看远处的风景,自得其乐,自在逍遥。

  然而,现实中,民宿管家的日常事务繁杂,是个一专多能的职业。正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给出的定义一样,民宿管家是提供客户住宿、餐饮及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与生活方式体验等定制化服务的人员。 “酒店和民宿不分家,用心、真诚、主动的服务是做好民宿的关键。”胡丽瑶觉得,导游、咖啡师、插花师等都可以是民宿管家的工作日常,总之得眼里有活儿,手上有技能。“像客户服务、维护管理和营销推广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做乡村民宿,还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为游客规划出行路线、推荐游玩的景点。”她说。

  进阶之路与乡村同频

  2015年,大陈村敢为人先,大胆将危旧房进行改造和重建,整村打造特色民宿,并主动招商引资,引入新兴业态。

  “当时,村里的负责人找到我们,聊起办民宿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来自农村,对于乡村还是特别有情怀的。”就这样,胡丽瑶和她所在的团队在大陈村开启了民宿事业。这是该村首批发展起来的民宿。看着大陈村从破旧落后村慢慢变成如今的网红村,她感到非常欣慰。

  “民宿管家管的是‘家’,我是以大陈为‘家’,而不仅仅只管这几间民宿。”胡丽瑶介绍,自“铜院里”民宿开业以来,胡丽瑶所在团队还在大陈村开辟了“猪栏咖啡”“咏归楼”等美食店,打造了“芋见大陈”共富生态链。

  目前,除了民宿的工作外,胡丽瑶还要从农户手里收购毛芋作为旅客的伴手礼,并且要组织策划活动,增加游客采摘毛芋的体验感,线上线下为农户拓展销售渠道。据了解,8月15日,胡丽瑶就和团队一起带着永康舜芋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京,搭建销售平台,助力共同富裕。

  职业发展“大有可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在不断更新,从业者的技能也要与时俱进。8月20日,胡丽瑶马不停蹄地赶往杭州市余杭区永安村进行2024年度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第二阶段驻村实训。在永安村的课堂里,胡丽瑶学习了当地如何通过产业融合,在加工、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的成功经验。

  “民宿是一个流量入口,民宿管家是游客和乡村之间沟通的桥梁。”展望未来,胡丽瑶看到了民宿管家这个职业带给乡村满满的新生力量。她说:“我觉得这份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个人奋斗的归属感,应该说民宿管家已经迈向乡村CEO的新阶段。”

  胡丽瑶谈及乡村振兴对于人才的需求,她欢迎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所掌握的数字化技能,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乡村职业经理人,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增长。

  揭秘新职业

  ■记者手记

  职业因“新”而兴

  求职向“心”而行

  资料显示,“民宿管家”一词早在2009年莫干山民宿兴起之时就已经出现。然而,民宿管家这个职业真正被官方盖章认定却在2022年。由此可见,新职业层出不穷,“入编”不是最终归宿,新旧岗位还在持续不断、加速更替升级中。社会在变化,人在适应也在创造。这不得不要求劳动者要努力以新职业为风向标,积极调整就业观,主动培养新技能。

  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年发展民宿产业的初心是为了让乡村富起来。到如今,特色民宿遍地开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发展,其最终目标还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作为新职业就业主体的年轻人,面对纷繁复杂的新职业选择,切勿“乱花渐欲迷人眼”,还需坚定内心信念,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在新赛道中创造无限的可能。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微信关注“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

  融媒记者 徐婷婷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融媒·永报姐妹花 00005 走向乡村大舞台 奏响共富新乐章 2024-08-23 永康日报2024-08-2300008;永康日报2024-08-2300007;永康日报2024-08-2300006;永康日报2024-08-2300010;永康日报2024-08-2300009;永康日报2024-08-2300011;永康日报2024-08-2300013;永康日报2024-08-2300015;永康日报2024-08-2300017;永康日报2024-08-2300018;永康日报2024-08-2300020;永康日报2024-08-2300023;永康日报2024-08-2300028;永康日报2024-08-2300012;永康日报2024-08-2300014;永康日报2024-08-2300016;永康日报2024-08-2300019;永康日报2024-08-2300021;永康日报2024-08-2300025;永康日报2024-08-2300024;永康日报2024-08-2300022;永康日报2024-08-2300026;永康日报2024-08-2300027;永康日报2024-08-2300029 2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