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我市全力推动“龙山经验”迭代升级

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新样板

  我市全力推动“龙山经验”迭代升级

  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新样板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本报讯(融媒记者 池欣桦) “我们企业有100多对夫妻档员工,家庭矛盾是调解重点,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情感类矛盾纠纷?”日前,浙江雄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泰公司”)调解员瞿习功通过共享法庭提问,法官为其线上指导常见情感类纠纷处理技巧。

  雄泰公司是经济开发区一家规上企业,年产值近10亿元,员工人数超1600人。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内部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在公安、司法、园区各部门的指导下,雄泰社会治理微中心应运而生。公司高层、车间主任(部门经理)、班组长都是微网格长,他们第一时间收集矛盾纠纷线索,提早、主动、科学介入员工之间的日常矛盾纠纷,将其化解在企业内部,做到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企、矛盾不上交。

  与此同时,市法院古丽法庭积极响应非诉解纷法官全域指导机制,将法治服务端口前置,在雄泰社会治理微中心设立共享法庭,让共享法庭与“企业微网格”深度融合,法官也从单一角色向“一官三员”(调解指导员、社会综治员、矛盾消防员)转变。

  “每周三是我们与经济开发区约定的坐班日,联络法官会通过共享法庭解决企业难题,并对企业矛盾调解员开展技能培训。这周,我们准备给他们看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庭审。”古丽法庭副庭长章璐介绍,经济开发区有3000余家工业企业,依托共享法庭平台,古丽法庭提供“菜单式”庭审直播和点播清单,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法律风险,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升级“龙山经验”,推动“龙山经验”向都市社区版、行业企业版、乡情乡音版等延伸,以实际行动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我市通过政法力量向基层下沉、资源向网格配置,将法治触角延伸至基层智治系统最小治理单元,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共享法庭449家,覆盖11家企业社会治理微中心,企业内部纠纷数量同比下降38.9%。

  “‘龙山经验’表明,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是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减少类案发生的有效途径,是法治建设‘抓前端、治未病’的具体实践。”市法院院长朱赟清表示,“龙山经验”坚持走群众路线,以强化社会治理基层阵地建设为重点,鼓励、支持、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实现村社治理“还权、赋能”,打造更具内在约束力和资源共享性的长效机制。

  据统计,全市2万余名网格员注入1158个网格、5897个微网格,镇村基层党组织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坚强堡垒。成功创建“无讼无案”“社会治理示范村(社区)”100家。我市万人成讼率从2018年的80.8降至2023年的50.06,降幅达38.04%;全市一审民商事收案数从2018年的10555件,持续下降至2023年的5917件,降幅达43.94%。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新样板 2024-08-13 永康日报2024-08-1300006;永康日报2024-08-1300008;永康日报2024-08-1300007 2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