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开展五金制造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工作
我市“东迁西归”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联合开展五金制造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工作
我市“东迁西归”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8月10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省教育厅日前公布了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名单。经各地各高校推荐、专家联评、省教育厅党组会审议,共确定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47个。其中,《永康市架好东迁西归之桥 拓宽共同富裕之路》作为人才培育主题典型案例上榜。
“东迁西归”项目是我市创新推出的职教协作模式。该模式以东西协作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平台,东部职业院校与中西部职业院校组建联合体,让中西部职教学生通过“2+1”的模式到东部来学习技能,毕业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实现高质量就业。在东部若干年后,毕业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管理经验及资金,政府积极鼓励他们回归家乡,带动当地乡亲致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体来说,通过创新“资源共用+生源共享”职教协作模式,促进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创新“云上课堂+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通过创新“等级提升+学分互认”的终身培训模式,探索共同富裕新路。
目前,我市已与云贵川皖赣等省份的10所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五金制造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工作,每年联合招生3000余人,实施同步课堂教学,覆盖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工业设计、3D打印等7个专业。此外,市职技校与我市75家规上企业建立产业工人培训联盟,每年培训9000余人次。
去年,来自贵州省纳雍县、四川省平昌县、云南省梁河县、江西省万年县的500多名职校学生“东迁”来永实训、实习、就业。截至目前,市职技校已帮助120余名毕业生返乡成为中西部发展“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