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庭暴力
要勇敢说“不”
![]() |
面对家庭暴力
要勇敢说“不”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个人婚姻和家庭关系的和睦与否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家庭暴力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家庭暴力不仅给受害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还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本期《法治直通车》对家庭暴力现象进行剖析解读、释法明理。
一、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发生的一切暴力行为。《反家庭暴力法》将家庭暴力界定为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庭暴力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为此,我国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切实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二、家庭暴力行为涉及哪些法律法规?
家庭暴力行为可能涉及《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三、若发生家庭暴力,如何处理?
家庭暴力认定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家庭内部,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隐秘性,外人很难发现。若发生家庭暴力,可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1.拨打110报警求助。受害人记得保留报警回执,必要时还可申请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此外,受害人也可向加害人或者自己所在单位、当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妇联组织等求助。
2.及时就医、鉴定伤情。受害人要妥善保留诊疗记录、病例资料等,前往伤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保留鉴定意见书等资料。
3.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若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是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4.申请临时庇护、法律援助等服务。遭受家暴后,没有生活来源又无家可归的受害人,可向当地妇联组织申请入住反家暴庇护站,获得临时生活帮助。准备起诉离婚的,可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法律援助。
四、家庭暴力施暴者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有家庭暴力情形是法院裁判准予离婚的法定事由之一,且无过错的受害人可以向家庭暴力实施者主张损害赔偿。
2.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可能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
希望每一位家暴受害人都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勇于自救,积极举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讯员 周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