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就近可办”

我市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就近可办”

  我市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本报讯(融媒记者 胡美樱子) “多亏应青君律师的帮助,解决了困扰村干部的烦心事。”6月18日,谈起该村法律顾问,西城街道郎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义感激地说。

  原来,郎下村拟建一条文化长廊。由于对于合同方面的法律不甚了解,陈义于是找到了该村法律顾问应青君律师,请她对合同进行审查修改。应青君对原合同的一些条款进行了修改,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交易行为。

  据了解,为补齐法律服务资源城乡、区域不均衡的短板,今年以来,我市立足群众与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需求,优化平台建设,扩大服务供给,推动资源下沉,努力打造“触手可及、就近可办”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在传统市镇村三级平台的基础上,我市开创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推进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与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双网”融合,建立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3个、规上企业“法律驿站”338个,持续扩大服务辐射面;在农村便利店设置公共法律服务资料自助服务架,让服务主动“跑”到群众中、延伸到“神经末梢”。

  在扩大服务供给方面,我市探索建立了“站所对接”服务模式。全市18家律师事务所对接14个镇(街道)和3个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推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机制。所有服务站24小时智能终端全覆盖,每日律师常驻值班,实现15分钟快速响应。此外,我市组建“两个健康”法律服务团,开展“走下去”送法进企活动和“请进来”企业座谈活动,提供“全科门诊+专科会诊”管家式法律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开展企业法治体检1000多次,提供其他服务5000余次。

  为推进高频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我市编发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手册》1000册,帮助群众在“家门口”获得法律咨询解答和简易起诉状、协议等法律文书代拟等基本法律服务。同时,我市充分发挥村级法律顾问效能,参与村级合同起草、修改、审查等全过程,实现村级合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筑牢乡村振兴的“防火墙”。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审查合同2011份,涉及金额14.98亿元,提出法律意见876条,整改风险隐患312个。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我市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2024-06-19 永康日报2024-06-1900034;永康日报2024-06-1900035 2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