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综合

市救助管理站“落户寻亲”服务“照亮”流浪乞讨人员回家路

走失27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市救助管理站“落户寻亲”服务“照亮”流浪乞讨人员回家路

  走失27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本报讯(融媒记者 吕晓婷) “27年了,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真心为他感到开心。”日前,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牟跃奔在确认流浪乞讨人员康树心(落户名)身份后激动地与记者说。

  救助康树心的故事要从2017年开始说起。当时,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一男子在路边流浪,由于其存在智力障碍、语言不通等因素,无法有效沟通,无从得知其身份信息。市救助管理站多次联合公安部门,通过人脸比对、DNA比对等方式进行寻亲,均无法核实其身份信息。

  为了让该男子得到妥善安置,2022年5月,市救助管理站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为他办理落户安置手续,取名康树心,并帮他办理残疾证、社保卡,享受浙江省特困供养待遇,为其兜牢生活底线。提起康树心名字的由来,牟跃奔表示:“之所以给他姓‘康’,一是他在永康,二是希望他身体健康。”

  虽然康树心已落户安置,但为他寻亲的工作从未停歇。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通过定期巡查探望、沟通互动、唤醒记忆,试图从他平时生活的细枝末节和只言片语中,寻求破解身份之谜的突破口,但收效甚微。在多次引导下,康树心也无法说出家乡话,很难从他口音判断他家乡的大致区域。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金华市救助管理站统一组织开展“Y染色体”祖籍鉴定,核验疑似族人信息。一段时间后,祖籍鉴定结果出来,康树心疑似族人分布在广东省云浮市、肇庆市、河源市。5月30日,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协调金华市救助管理站、“中志协”应急公益寻人寻亲(全国)服务部、浦江县公安局朱翔寻亲工作室等,组成“寻亲小组”,与康树心进行现场交流,力求进一步缩小其祖籍范围,精准定位祖籍信息。

  在沟通现场,寻亲专家一边邀请“中志协”广东地区的志愿者,与康树心用家乡话交流,另一边将沟通的录像录音发到寻亲群中让广东地区的寻亲志愿者辨别。听到久违的家乡话,康树心的情绪有了明显波动,给出积极的回应,但仍无法说出自己的本名,并一直强调自己是广州人,但无法说出具体的地点,这与祖籍的鉴定结果不一致。经多方努力,“寻亲小组”结合“Y染色体”的鉴定结果确定康树心的祖籍范围。“经过全国寻亲志愿者的帮助,通过他的口音辨别,我们判断他的祖籍可能在云浮市郁南县妙门村,肇庆市封开县新和村以及新丰村这三个地方。”牟跃奔说。

  5月31日,经市救助管理站、云浮市郁南县公安局、郁南县妙门村村委会多次沟通、协查、核实后,最终确认康树心为妙门村人,本名钟某明,于1997年走失。“这次寻亲成功,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非常不容易。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为寻亲成功人员与其亲属和户籍地政府部门做好对接。”牟跃奔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共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145人次,寻亲成功13人。其中,帮助落户安置人员寻亲成功1人。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综合 00003 走失27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2024-06-12 永康日报2024-06-1200006;永康日报2024-06-1200007 2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