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高:高墙内的“心灵导师”
![]() |
好民警好故事
方正高:高墙内的
“心灵导师”
他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也是一名有着15年军龄的退役航空兵,还是一名在监管一线连续奋战16年的人民警察。他就是今年59岁的方正高。自2000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基层一线,曾在市公安局花街派出所任职。2008年,他调至拘留所,负责在拘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16年来,他用“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耕耘在拘人员的心田;用教育感化的方式,洗涤在拘人员蒙尘的心灵。从警以来,他荣获个人嘉奖2次、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公务员1次。
方正高为办事人员介绍监所网上服务系统
用心疏导得线索
“拘留所的管教工作,没有高招,必须扎实摸清底数,全面、准确地掌握和了解每一名在拘人员的经历及相应的心理状态。”谈起自己的工作,方正高这样说。
方正高是监所管教岗位上一名普通民警。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他挖出犯罪线索近百条,协助派出所破案30余起。
2019年10月,云南籍男子张某,因嫖娼被警方依法拘留。方正高在和张某谈话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张某嫖娼这一行为的心理动机。他表示这种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还为其科普如不慎感染艾滋病等疾病后对自身及家人造成的危害。
在方正高的劝导下,张某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不仅如实交代自己并非第一次嫖娼,还供出参与卖淫嫖娼的相关人员信息,为警方打击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活动提供线索。
耐心调解化心结
“大部分在拘人员都是带着矛盾纠纷进来的。我作为管教民警,在做好普法工作的同时,也要化解这些矛盾。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方正高说。
2021年7月,陈某因在公司门口故意损毁王某的汽车,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陈某入所后,方正高第一时间与其谈心,了解到他与受害人王某是同事,两人因车间工序衔接问题发生口角。陈某气不过,将王某汽车的驾驶室玻璃砸碎。
其间,方正高向陈某普法,举例说明冲动行事的后果及故意损毁财物触犯的法律法规。陈某在他的教导下,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然而,在一次早点名中,方正高发现陈某有些心绪不宁。“出去后,我不知道公司负责人还会不会用我。”陈某向他说出了担忧。
为打消陈某的顾虑,方正高主动联系其公司负责人及受害人王某,将陈某的想法告知,并邀请他们前来调解。
在方正高的调解下,陈某向王某道歉,并承诺赔偿维修款。公司负责人也表示陈某平时工作表现良好且有悔改之意,欢迎他继续回岗工作。
2008年至今,方正高已调解各类大小矛盾纠纷680余起。
热心帮扶暖人心
方正高把在拘人员作为“特殊”的朋友。当在拘人员生病时,他早晚过问,联系值班医生送药到患者手里;当在拘人员经济困难时,他会尽力帮助“授人以渔”;当在拘人员出现家庭变故、亲人住院时,他会主动谈话,疏导情绪。他用心工作,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落实到岗位中。截至目前,他累计帮扶监管对象30余人。
“如果不是方警官,我可能这辈子都听不到女儿叫我爸爸了!谢谢……”在拘人员应某眼含泪水激动地握着方正高的手道谢。
2021年9月,了解到在拘人员应某患糖尿病后,方正高主动安排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并时常关心其身体情况。感受到关怀的应某,在谈话中告知方正高,有块“石头”压在心上。原来,应某与妻子离婚后,法院判决女儿由妻子抚养。3年来,应某前妻以各种理由不让他探视。就这样,他成了女儿口中“失联”的爸爸。
得知情况后,方正高积极联系应某前妻进行多次沟通。最终,应某前妻同意应某与女儿见面。经所领导批准,应某在视频电话中见到了女儿。此时,他不禁泪流满面。
有人这样形容监管工作,“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监管工作平凡而辛苦,任务琐碎而繁重。方正高却从无怨言,用信念和理想铸造人民警察的忠诚。虽然很快就要退休了,但他依然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在高墙里帮在拘人员“点亮”希望。
通讯员 田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