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破难题
多措并举促长效
古山镇以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环境提档升级
![]() |
![]() |
![]() |
因地制宜破难题
多措并举促长效
古山镇以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环境提档升级
垃圾分类是一项与群众紧密相关的工作,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人居环境,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古山镇积极开展环境提档争先行动,紧扣垃圾分类迭代升级的目标,遵循“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的要求,切实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抓重点出实招 分类工作“有诀窍”
4月11日6时30分,后塘弄一村垃圾分类点位的督导员周明芬拿上铁钳,开启督导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周明芬都会在点位上各待2个小时,直至垃圾被清运完。此前,她已被评为市垃圾分类工作优秀督导员。
“有没有分对、投放是否正确、清运是否及时……这些都是我要关注的内容。”周明芬说,相较于没设点位时,现在大伙的习惯早已好了不少,“再加上现在点位上还有监控,大伙更加重视了。”
古山镇目前共有51位像周明芬一样的垃圾分类督导员,而他们身后正是全镇51名“两定四分点”。定点投放有秩序,环境卫生有保障。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了,镇域环境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这正是古山镇牢抓“两定四分点”布局重点,统筹制定“人流密集、投放方便、清运便捷”标准后取得的成效。
随着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市民早已对这种“定时、定点”“分四类”的方式非常熟悉。
近年来,古山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人口密度、区位特点等因素,在辖区内不断优化设置了51个点位开展规范性分类、转运工作。
“设置点位只是第一步,为了将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实、落细,我们还采取了‘分类选派’的方式,合理安排各区域的督导员。”古山镇副镇长任靖告诉记者,这样做可以杜绝人员选派上的“一刀切”,还与不同区域特点结合,让群众更有感。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分类选派”就是根据不同点位的特点选派督导员。如集镇区块由保洁公司统一管理,各行政村由村里选聘,各封闭小区则由所在物业公司开展日常营运……这样的工作方式能最大程度上遵从原点位的秩序和习惯,并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条件。
有了方便合理的固定点位,群众的分类意愿大大提高。“分类选派”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同区块间的推诿。在压实各主体的分类督导责任的同时,垃圾分类整体的运营成本降低了,分类的成效却大大提高了。
多举措强联动 “比学赶超”氛围浓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系统性的工程,不能仅靠群众的行为自觉和柔性督导。在深入贯彻各级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要求过程中,古山镇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摸索出一套适宜本土的长效机制。
任靖说,这套机制的关键在于把握“两个力量”,而这“两个力量”正好对应的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两方”。
一方面是分类的主体,即丢弃垃圾的广大群众。为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深植于群众心中,古山镇加强宣传教育,联动辖区学校、商超、企业、村庄、小区,通过微信转发、公告栏公示、督导员面对面、志愿者上门、分类学堂上课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宣传,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则是负责推进分类工作的工作专班。为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古山镇专门打造多部门联动工作平台,每月召开垃圾分类工作例会,总结垃圾分类阶段性成果,分析问题短板,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打通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堵点。
除此之外,古山镇还持续开展专项督查、三方测评、文明随拍等活动,落实“一问题一档案”工作闭环,联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存在敷衍或抵制的商家进行追踪调查,直到问题被整改。截至目前,已签订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书251份,立案处罚垃圾未分类、乱倒垃圾190起,处罚金额9620元。
在柔性劝导和刚性执法之外,该镇还制定了专门的考核机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按分类成效划分优、良、差三个等级,并以此发放督导员工资,有效促进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尽管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这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靖说,古山镇将按照新一年度工作要求,加强源头管理,提升群众分类投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优化分类点位的设置,进一步提升分类成效,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建设,以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环境提档升级。
融媒记者 胡锦
深入群众宣传
签订告知承诺书
督导员检查垃圾分类情况
垃圾分类宣传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