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再添文化新地标
胡长孺纪念馆“龙”重开馆
![]() |
![]() |
![]() |
![]() |
![]() |
![]() |
![]() |
![]() |
![]() |
我市再添文化新地标
胡长孺纪念馆“龙”重开馆
胡长孺纪念馆揭牌
2月26日下午,“长孺故里,适游山下”首届龙灯文化节开幕式暨胡长孺纪念馆开馆仪式在西城街道山下村举行,市领导施礼干、章锦水以及来自杭州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人民小学教育集团山下校区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本次活动由西城街道办事处主办,胡长孺文化研究会、山下村村委会承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体局、市人力社保局、团市委、市文联支持。
据史料记载,山下村古称“适游”,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南宋以来,胡氏家族就出了13位进士,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有“南中八士”之美誉的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胡长孺。其著有《瓦缶编》《建昌集》《宁海漫钞》《颜乐斋稿》等,书法手迹入编《中国书法大字典》《停云馆法帖》。此外,胡长孺的义勇为民、清正廉洁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如“不避权贵拆除外门”“潜藏伏案巧计诱供”等。
胡长孺纪念馆位于山下村胡氏宗祠内,历经半年多建设,是我市为弘扬胡长孺文化而打造的重要文化地标。纪念馆以胡长孺一生经历为轴线,讲述了胡长孺四方游学、为官的生平事迹。沿着纪念馆一直走,就仿佛跟着胡长孺的足迹来到杭州、建昌、宁海等地。
浙大城市学院原党委书记、胡长孺文化研究会会长胡礼祥在致辞中说,2023年3月,为响应永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复兴宋韵文化,实施“文润永康”工程的号召,杭州、永康两地的有识之士发起并成立了胡长孺文化研究会。研究会成立以来,举办了多次专题论坛、书画展、公益拍卖等活动。相信新竣工开放的胡长孺纪念馆,将成为学生国学教育、爱国教育、历史教育、书法教育基地,为乡村社会发展与基层群众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邱军成表示,胡长孺纪念馆正式开馆,将进一步推动胡长孺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弘扬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西城街道也将深入开展调研,以胡长孺故里山下村为基点,建设研学基地,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打响“长孺故里贤达地,适游山下进士村”文化品牌,将山下村建设成“文润永康”共同富裕示范点。
与会领导嘉宾为胡长孺纪念馆授予“浙大城市学院新时代党建与思想教育研学基地”“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书画教育实践基地”“永康市志愿者协会杭州青年分会乡村振兴服务基地”称号。
胡长孺纪念馆的落成,让山下村更具内涵,也为永康增添了一抹靓丽的人文底色。值得一提的是,胡长孺纪念馆除供市民日常参观外,还将作为文化研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青少年及学生深入了解胡长孺,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当天,开馆仪式结束后,山下村村民高举龙灯,或盘旋或穿腾,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热闹精彩的“武魁灯”表演,传承地方文化,喜迎元宵佳节。村庄内外呈现一派欢乐气氛,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山下龙灯
胡长孺雕塑
“浙大城市学院新时代党建与思想教育研学基地”授牌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书画教育实践基地”授牌
“永康市志愿者协会杭州青年分会乡村振兴服务基地”授牌
胡长孺纪念馆
市民参观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杨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