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五峰

新年卖书记

  新年卖书记

  □吕煊

  书是商品,书也是礼品。它有基础的价值,那就是成书的成本和作者创作的心血。所以,送书是一件很雅的事情。爱书的人得到心仪的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书和酒更多的时候会纠缠在一起,酒也是有价值的,可以等价交换,它具备多次转手交易的功能,有些酒越存越有价值。

  我的朋友圈大多是酒的实际食用者,是酒的消耗者且用量不少。古有汉书下酒的美誉,今应有汉诗下酒的气概。酒兴上来,大家朗诵各自的新诗作。新诗价值的边缘化也属正常,它跟酒就有了明显区别。曝光度不够的诗,更不值钱。这点跟酒恰恰相反,只要是真酒,不怕雪藏,更不怕千锤百炼,像古董一样越存越值钱。

  新年出了一本怀乡的诗集,取名《乡村新物语》。互相赠阅是诗集最高雅的归途,从我的书房到朋友的书架。这是大多出诗集人的理想。

  当然,出诗集也分公费和自费,图个省心不去求人,自己掏腰包了事,书出来后,送书就犯难,还要倒贴邮寄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果你选择文艺精品项目支持,出书的钱政府给了,自己掏个邮寄费,那就潇洒多了。

  不写诗的朋友,想当然会说,出书就是要卖钱啊!前天看到朋友圈,有位著名诗人说第一期印数1万册已销售一空,第二期再印时拟将第一期的封面换成内页重新印刷。他发朋友圈征集意见,意在询问封面好不好看。这则消息让人意外,却是真实存在的。1万册,在整个图书市场来说是非常少的一个数字,但对印数大多只有1000册的诗歌作者来说是很多了。我开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集都是滞销的。但我从头到尾就是怕销售,也怕送出去的诗集转手就去了垃圾站。所以,我只印了500册,精装,没钱也装阔一次吧!定价时又心软了一回,一本书的硬成本就要120元。那就定个98元吧!

  发微信朋友圈,是今人的常态。让“诗人阵地”公众号做了一个推文,把帮我写诗评老师的文章做了一个简单的摘要,算是卖书的试水了。

  我常规都会将“诗人阵地”公众号的文章进行转发,会发固定的36个诗群。出诗集卖诗集,似乎是可耻的,我发完36个群就收兵了。

  当然,感动的事情接着就发生了。第一个给我微信信息的是南京的吴老师,他欣然定购了20册,这是第一个大单子。第二个是小酒群的戴老师,他转给我100元,表示支持。我的本意是给群友们免费赠送的。戴老师说出书不易,还是要有仪式感。后来,微信里陆续有人给我转购书红包,我想是他们要给我仪式感。这种感觉还是有极具诱惑力和满足感的。在此,我要感谢金华的刘老师,一个喜欢文学的退休公务员,给了我鼓励和支持。余杭作协的李老师,四川射洪的罗老师,永康的方老师、颜志江,青田的洪老师,湖州的郑老师等,还有刚认识的广告人陈伟,他们都对逝去的乡村有一种情愫。我们是一群从乡村里出来,又回不到乡村的一代人。现在的乡村,年纪轻的人已越来越稀少。按阵亡将士的排列,我们这个年纪已排在第二梯队了,前面除了父辈已无几人。

  新年卖书,是一次经历,也是一次书与酒的较量。真希望滞销的诗集,能越卖越荣光,越卖越有价值。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6 新年卖书记 2024-02-26 永康日报2024-02-2600012;永康日报2024-02-2600013 2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