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专版

打造龙山新IP
做强文化新品牌

“之江问道·咏梅寻芳”第二届龙川梅花节看点满满

  打造龙山新IP

  做强文化新品牌

  “之江问道·咏梅寻芳”第二届龙川梅花节看点满满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提到梅花,最先想到的是枝头那迎霜傲雪的模样,最先看到的是文人伫立枝下赏梅吟诗的身影。800多年前,南宋大儒陈亮怀揣着报国之志,将爱国情怀寄托在屋前的瓣瓣红梅里;800多年后,在陈亮的故乡龙山镇,一场“‘之江问道·咏梅寻芳’——永康市第二届龙川梅花节暨文化艺术周活动”让人们穿越800多年的岁月,重温陈亮文化,重新体验梅花的孤傲和坚守。

  2023年,为纪念陈亮诞生880周年,在市普明禅寺举办的首届龙川梅花节圆满落幕;今年2月23日(正月十四),第二届龙川梅花节如约而至,记者带着对梅花的好奇和欣赏,踏上了“寻芳之旅”。

  咏梅寻芳·梅藏歌舞音

  颂风雅之韵味,集诗书之大成。一生爱梅、惜梅、赞梅的陈亮,时人共知,所传诗词中咏梅者十四首,皆高雅隽永。梅花成为陈亮诗词中的重要精神意象、独特隐喻,写尽了梅花的孤芳凌寒,冰清玉洁,也是他风骨气节的生动写照。

  开幕式上,梅花诗词集册首发仪式结束后,“欲传春信息——咏梅寻芳·梅花歌诗会”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文化如果有颜色,那么一定是梅花的粉色。今天我大开眼界,文化原来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代代相传的。”正在观看歌舞表演的永康五中学生黄曾沛瑜说。记者看到,舞台上来自市大司巷小学的学生们身穿素雅的浅蓝色汉服,或握卷伫立,或低眉吟诵,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汇聚成陈亮的《咏梅之三》,在梅花飘落处久久回荡,诗意的花海将人淹没。随后,竹埙演奏家胡红波带来的《空山静》如泣如诉,呜咽而悠扬的竹埙声又将现场观众带入了静谧的山林世界。

  《三步乐·次陈同甫送秋宗卿使虏》朗诵慷慨激昂,赞颂生命之美好的《普明·梅》温暖入怀,《梅花引》绕梁不绝,《乌兰巴托的夜》呈现出了壮美的草原和星空……围绕梅花这个主题,各位表演者以朗诵、演奏、歌唱等各种形式,为观众们带来一场视听文化盛宴,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不仅在春日的和风细雨中,也在一声声悦耳的歌声和长调里。

  歌诗会活动在充满喜悦之情的《喜事盈门》中圆满收官,观众们却意犹未尽。“我来普明禅寺祈福已经很多年了,今天我特别开心,特别激动,明天我要带着家人一起再来赏梅、祈福。”游客麻泽敏说。

  之江问道·广慈兴贤

  开幕式结束后,当天下午普明禅寺内还举行了“2024·之江问道 广慈兴贤——宗教中国化视野下的慈贤文化座谈会”及“江南一枝春·梅花风度书画展暨现场笔会”。本次座谈会,旨在溯永康文化之源,循慈贤人文之脉,立足浙中方岩广慈寺与胡公文化,连接近世浙中名刹普明寺与陈亮贤能事功思想,梳理并阐扬“慈贤”文化的区域特色,彰显永康宗教人文内涵,不断提升永康宗教健康传承与人文建设,打造永康“慈贤人文”新名片。

  “陈亮身为布衣,身处江湖之远,心忧庙堂之高,胸怀天下苍生,是为慈;毕生主张抗金,献策强国富民,把一种底层思维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是为贤。”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陈亮研究会会长章锦水说,陈亮的学术思想与慈贤文化精神是相通的。

  慈贤文化的贯通,还表现在普明禅寺对陈亮致力家乡社会公益事业传统的融合、继承。过去,陈亮曾倡议以普明寺300多亩土地为依托组成“义田”,筹谷300石组成“社仓”,荒头借谷,秋还加息,使龙山镇一带“有灾无饥”。陈亮明确提出,“买田之议非溺于因果,而出于天下之公心”,所谓“出于天下公心”,就是“广慈”的本意;人都有“天下之心”,那就是普明之意显。

  如今,龙山镇深挖陈亮文化,致力打造陈亮IP,将“义利并举”思想融入文旅品牌打造,成果斐然。

  梅味藏共富·参与之味甜蜜如梅

  2月23日8时,普明禅寺内的红色帐篷下,一块块白色的梅花糕新鲜出炉,被映照成好看的红色。一群来自龙山镇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化身“小厨师”,忙着将新鲜出炉的梅花糕装袋、包好,放入金属盘中摆放整齐,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一大早我就起来做梅花糕了,今年把自己家的小朋友也带来了,让他们感受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在忙着制作的吕师傅说。

  从红色帐篷处下来,便是龙山西溪共富集市,在这里,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白底红字映照的共富招牌在春风里摇曳,一声声带着童音的吆喝传递幸福……

  普明禅寺外,四路小学学生在梅林下执笔画梅,他们的作品将在随后举办的儿童书画作品公益慈善拍卖专场上进行网络拍卖,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民族团结建设,一笔一划传递暗香也传递美。

  梅树下,人们或围炉煮茶,或品茗赏花。梅园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美,正逐步将美景变成独特的打卡点,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市民,形成独具韵味的梅文化。

  龙腾永康·梅蕴落子声

  棋艺传千古,梅花落子香。陈亮不仅是宋代大儒,更是爱国诗人,他对收复失地、一统河山的期盼,一生未曾平息。本次象棋比赛融入龙川文化元素,致敬陈亮的报国情怀,让参与者们享受一场“润物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象棋比赛所体现的头脑风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与屋外的梅花相映成趣。

  2月24日9时,普明禅寺的天王殿内熙熙攘攘,来自各地的95名棋手两两分坐棋桌两侧。“我是通过电话的方式报名参加本次比赛的,在元宵节这天以棋会友,我觉得很有意义。”坐在3号棋台,来自绍兴市的棋手卢腾说。

  据悉,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不仅有来自附近的村民,也有来自武义、杭州甚至安徽等地的棋手,他们在这个梅花飘香的时节,齐聚普明禅寺,共同切磋棋艺。“我虽然只有7岁,但是棋艺并不差,本次比赛我想进前三名。”家住附近的小棋手施锦雨谈及自己的参赛体验,充满信心。

  殿内落子,殿外赏梅,这样的梅花节充满了脑力的碰撞,也给龙山镇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

  七日游园

  诗意“梅”好

  除了上述活动外,此次梅花节上还有七日游园会,通过打造众多生活美学场景,让游客在梅香幽韵中享受“梅”好生活。

  一朵梅花寓五福,梅下祈福,在丝带上写下自己的心愿,系在树枝上,可祈求一整年的平安顺遂;围炉煮茶闻暖香,且喜人间好时节,邀三两好友,梅下围炉,煮茶闲谈,坐赏梅花,别有一番风味;拈花染翰引梅香,赏梅之余观赏学习古法草木染的技艺,感受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更有拈花染翰·墨时工坊草木染活动、梅花灯谜、陈亮诗词拼贴、梅艺书画等多处打卡点,吸引市民前来打卡。

  融媒记者 陈宏宇

  共富梅花铺

  诗歌朗诵表演

  梅花摄影作品展

  朗诵表演《咏梅之三》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3 打造龙山新IP
做强文化新品牌
2024-02-26 永康日报2024-02-2600007;永康日报2024-02-2600008;永康日报2024-02-2600009;永康日报2024-02-2600010;永康日报2024-02-2600012;永康日报2024-02-2600016;永康日报2024-02-2600017;永康日报2024-02-2600019;永康日报2024-02-2600022;永康日报2024-02-2600023;永康日报2024-02-2600025;永康日报2024-02-2600027;永康日报2024-02-2600028;永康日报2024-02-2600029;永康日报2024-02-2600026;21726846;永康日报2024-02-2600030;永康日报2024-02-2600011;永康日报2024-02-2600013;永康日报2024-02-2600014;永康日报2024-02-2600015;永康日报2024-02-2600018;永康日报2024-02-2600020;永康日报2024-02-2600021;永康日报2024-02-2600024 2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