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式”服务 “一对一”交流 “一站式”平台
我市营商环境优化
“加码”又“加力”
![]() |
![]() |
“会客式”服务 “一对一”交流 “一站式”平台
我市营商环境优化
“加码”又“加力”
▲涉企问题咨询人员络绎不绝
▶提供“一对一”服务
本报讯(融媒记者 程卓一 张曼欣) “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我们企业拿到了政府奖励,今天我特意过来咨询一下今年的奖补政策。”日前,浙江志标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子标来到位于市行政服务中心三楼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在政策服务专区享受“会客式”交流和“一对一”服务,不到10分钟就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没想到这里能提供这么多涉企服务,我们以后办事情更方便了。”
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是我市落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前沿窗口和关键平台,也是解决涉企问题的“一站式”枢纽。去年以来,我市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牵引性抓手,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着力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快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的全面升级。该中心按照“政企面对面、开放式交流”的理念建设场景,设置了项目、政策、人才、法治、科创、金融、中介、兜底等八大增值服务专区,并紧密结合永康五金产业特点,打造了产业升级、市场开拓、质量品牌等3个本地特色服务专区,为各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集成服务。
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只是我市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一个缩影。作为市场主体的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过去一年,营商环境成为我市屡屡提及的“热门词”“高频词”。
以“企业有感”来检验服务质效,构建起党政机关负主责、社会各界共参与的大营商架构,推动出台政企沟通常态机制,选聘第二期改革(营商)观察员并制定观察员工作制度;组织开展“我来话营商”等十大活动,征集采纳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金点子意见建议;开展企业家素养提升、新生代青蓝接力、“清廉民企”等三大工程,大力营造社会重商尊商亲商氛围……过去一年,我市紧扣“企业有需、改革有为”主题主线,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营商环境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永商安康”营商品牌持续打响。去年,我市累计破解企业关心的问题1万余个,市场主体突破16万户大关,连续四年进入赛迪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30强,获评央视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站在新的起点,在营商环境优化再提升的路上,我市将继续探路前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创新路、优服务,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不断擦亮“永商安康”营商品牌,让企业获得感更强、满意度更高、发展底气更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