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新春走基层

游子归家 欢聚闲谈 温暖团圆

听乡音叙旧情
亲切重温心中记忆

  游子归家 欢聚闲谈 温暖团圆

  听乡音叙旧情

  亲切重温心中记忆

  乡愁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它既包含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也伴随着离开家乡而带来的思念情绪。它常常与童年记忆、家人音容、旧时风景等紧密相连,成为人们情感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春节,在外的游子们总是满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回到家乡,走在可能已经有着翻天覆地变化的街头巷尾寻找过去的记忆,或者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上,在淳朴的乡音和传统的乡味中感受着那熟悉又亲切的氛围。

  乡愁是走过那些来时的路

  春节假期,常年在杭州工作的程远带着妻女回到居住在永康城区的姑姑程慧玉家拜年。程远的老家在方岩镇下宅村,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上海工作,现在又回到杭州创业并定居,每年基本上只有在小长假时才会回乡。

  程远姑姑原先居住在江南街道南苑区块,因为城市更新工作搬了新家。

  “江边的房子推倒了,整个江面显得开阔了好多,开车经过看到整个区块都拆了。”在聊天过程中,从小到大对南苑区块十分熟悉的程远谈起了前几天路过南苑区块时看到的场景。

  程远说,他小时候曾经数次行走过的地方如今都成了废墟,与以前商业繁华的喧闹不同,现在变得“荒凉”,但又充满新的希望。

  “是啊。在我们家对面那块地都已经开建了,这次城市更新的速度真的很快,当年拆当年建,感觉没几年就可以拿到新房了。”程慧玉说,作为城市更新的一个拆迁户,他们一直都很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展,希望早日搬回那个居住了二十几年的地方。

  程远女儿“瓜瓜”是目前那一代的一个最小一位,自然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除了接受众人的“投喂”,她还在父母的引导下背古诗(如图),带来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回乡探亲,对我来说就是想带着妻女去看看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去吃以前吃过的美食,比如以前读书时的学校和巷子里开了几十年的老店。”对程远而言,每次回永康老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对曾经的自己、家人和故乡的一次重温。在老家的几天,程远一家人还去了新建好的岩下老街景区游玩,触动了他们对方岩景区的回忆。

  “在外面待久了的人,回乡时在意的、想看的不是繁华,而是旧时的印记。”程远还说,希望他曾经就读的学校在寒假期间组织一些“开放日”活动,邀请在外毕业生回校相聚,在校园里寻找求学时期的痕迹,看看母校的发展,同时也能借此机会和老同学、老师相会,交流感情。

  乡愁是跨越山海奔赴的温暖团圆

  又是一年欢聚时,也是永康“游子”归家时。回家过年是每个在外游子内心深处最热切的期盼,跨越山海,只为奔赴一场温暖的团圆。

  2月8日一早,家住西城街道松石西路的罗驭俊在家门口贴上对联(如图),准备好红鲤鱼、鸡蛋面条、水果糕点和家人一起谢年,许下新春愿景,在爆竹声声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罗驭俊是永康本地人,在哈尔滨读研,考虑到来回路程花费的时间与路费,平时的小假期他都选择在学校度过。难得欢聚的春节,他希望和家人一起沉浸式感受永康城里愈来愈浓厚的节日氛围。

  当晚,罗驭俊和家人一起去南溪湾公园看灯会。“小龙人”“摇钱树”“胡公庙”……各式各样造型的花灯摆放在公园的草坪上,一句句诗词在树梢摇曳,灯光璀璨,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罗驭俊一家还去观赏了丽州广场的花灯,他说:“今年永康有好多灯会、晚会这类活动,好像小时候一样,过年气氛很浓。正月初一晚上,朋友还邀请我一起去岩前村看‘村晚’呢。”

  年味不仅在“大城”中,也在“小家”里。在江苏丹阳工作的永康人林英俊提前半个月抢票,赶上了年三十的年夜饭。餐桌上,林英俊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话家常,一年的牵挂和祝福都融化在了一桌家常菜中。

  “在江苏的时候,最想念的就是家里烧的饭菜,特别是我爸做的雪菜冬笋排骨汤。我工作的地方都没有这个菜,大多是炒笋。”林英俊笑着起身又盛了一碗冬笋汤。雪菜冬笋排骨汤清甜鲜美,排骨软烂入味,冬笋块鲜嫩脆爽,口感丰富。林英俊说,江苏也没有炸响铃、肉丸等小吃,等假期结束,他打算带些妈妈亲手炸的响铃和烤的肉麦饼等永康美食,给同事尝尝。

  谈到春节的出行计划,林英俊掰着手指数了起来,“年初一爬山,初二到舅公家拜年,初三去外婆家……”他告诉记者,每年的春节“流程”他家都是固定的,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有意义。“现在听着外面放烟花的声音,和家人朋友喝茶聊天,真切地感觉到是在过年了。”林英俊说。

  浓浓思念汇聚在万家灯火中,又释散在欢声笑语里,“年”便有了具体的样子。

  乡愁是第二故乡的美好

  “留永过年主要是为了走亲戚,今年预计走8家,现在才第二家,时间上还是有点赶。”2月12日上午,正在江南街道傅店村走亲戚的柳春木拎着牛奶、水果,两个女儿在前方追逐嬉戏,一家4口显得其乐融融。

  这是这位38岁新永康人(如图)留永过年的一幕,也是他逐渐从湖北人转变为永康人的一个缩影。

  “我从事快递物流行业工作,平时基本上在路上,春节能陪家里人一起走亲访友,我觉得这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走进亲戚家,放下手中礼物的柳春木笑着说。

  坐在茶几跟前,柳春木一边与多日不见的亲友拉家常,一边嗑着瓜子,好不开心。

  “我老家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从做了永康女婿,我已经融入永康了。”提及在永康生活的日子,他说,“就是永康话有点难懂,不过好在大部分已经学会了。”

  目前,柳春木的其中一个女儿还留在恩施读小学,明年准备上初中。近段时间,柳春木在积极寻访各方面比较好的初中,“准备让孩子来永康读书,感觉这边教育比老家那边好多了,也方便一点。”这样的心声也是许许多多新永康人的共同心愿。

  融媒记者 何悦 陈宏宇 见习融媒记者 王玙铮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新春走基层 00004 听乡音叙旧情
亲切重温心中记忆
2024-02-18 永康日报2024-02-1800003;永康日报2024-02-1800006;永康日报2024-02-1800007;永康日报2024-02-1800008;永康日报2024-02-1800010;永康日报2024-02-1800011;21675171;永康日报2024-02-1800013;永康日报2024-02-1800014;永康日报2024-02-1800015;21675172;永康日报2024-02-1800016;永康日报2024-02-1800017;永康日报2024-02-1800018;21675268;永康日报2024-02-1800021 2 2024年02月18日 星期日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