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有备而来 履职尽责共话发展
石柱镇代表团集思广益擘画美好蓝图
![]() |
![]() |
![]() |
![]() |
![]() |
![]() |
石柱镇代表团集思广益擘画美好蓝图
肩负使命有备而来 履职尽责共话发展
又是一年两会时。2月2日,石柱镇的市人大代表们怀揣民意、心系发展如约报到。市两会期间,他们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过去一年,为提出高质量、有针对性、有操作性建议,石柱镇代表团的代表们奔走在群众之间,广泛听取民意,积极响应呼声。这次履职,石柱镇代表团关注了哪些问题?带来了怎样的基层声音?传递了哪些群众期盼?跟着记者的笔触去看看。
完善黄杨线道路配套设施
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俞流青(永东村党支部书记)
2023年,永康黄杨线泉湖工业区块路段经过改造提升,环境更佳,交通更畅,给周边企业、商户和村民的日常出行带去了极大便利。但因停车位规划、道路标线、交通标志牌、路灯等其他相关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上,辅路已存在破损,出现乱停车、出店经营、卫生环境差等乱象,让新公路无法发挥出有效的惠民效能,还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和完善该路段的相关配套设施,包括统一规划停车位,并纳入属地管理,加强检查力度,查处乱停车现象;增设基础设施交通安全标志、路灯,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整治工业区块道路两侧环境卫生、出店经营,提升周边绿化,打造美丽农村道路;把泉湖工业区块到东永高速连接线道路改造列入2024年计划,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健全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让老人享有更幸福的晚年
胡伟雄(江瑶村党支部书记)
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买房定居人员不断增多,但许多老年人因为生活习惯等原因,更愿意留在农村生活。如何让农村老年人在农村生活更舒适、安全、健康,成为各地农村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在关爱老年人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慰问、义诊等活动,但群体覆盖面有限,活动开展的深度和频率也有待提高。
建议多方协同,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一方面,构建政府支持保障、相关部门协同、村民委员会等发挥作用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关爱服务工作体系。特别是村民委员会,作为离老年群体最近的基层组织,要做好信息收集、定期探访等工作,及时了解村中老年人生活情况。另一方面,要强化家庭在老年人赡养与关爱服务中的主体责任,增强村规民约对家庭赡养义务的道德约束,讲好孝亲敬老典型故事,以优秀示范典型,引领社会风尚。
扩建市一医医共体石柱分院
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应琼玦(石柱村党支部书记)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石柱分院(以下简称“石柱分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一级甲等医院,是石柱镇24个村、5.8余万新老永康人的重要医疗资源,可以为辖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目前,石柱分院占地面积2002平方米,建筑面积3475.92平方米。随着该分院就医人数不断增多,业务发展逐渐变快,原有的医疗用房及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处于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状态,既不能实现基本医疗与健康保健的功能分区建设,也不利于医疗服务的提档升级。
建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医共体辐射引领乡镇医院的成效更加凸显,让群众就医环境更好,看病更方便。在原址基础上批准扩建石柱分院,结合石柱整体规划提供1万平方米建设用地,用以增设医疗用房,满足99张床位及其他配套设施所需用地。让农村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百姓,助力打造“人文石柱”的同时,把石柱康养小镇的金名片擦得更亮。
建设宜居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
傅陈党(傅阳村党支部书记)
目前,尽管我市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但有些乡村仍存在不少年久失修、面貌陈旧的农房,不仅影响村容村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制约乡村发展,与群众对宜居宜业宜游家乡的美好期盼形成较大反差。推进农房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大势所趋、民之所盼,刻不容缓。
农房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建议要统筹布局抓规划。以政府为主导,村为主体,对全市农村危旧房情况进行排查摸底,摸清底数、面积、修建年代、基本状态、所有人信息等情况,从而为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要因地制宜,试点推进,以收购、出让、原拆原建等方式,通过“一村一策”细化农村农房综合改造方案,不断推进农房改造工作。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在助企纾困上下足功夫
李鹏飞(永康市邦尔达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助力企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也能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和审批制度改革,成为一个地区获得投资者青睐的重要砝码,从而增强竞争力。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助力品质活力永康建设,建议以切实举措助企纾困。提升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功能,打破数据壁垒,简化审批流程,加强政企交流,让企业办事更高效、便捷。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在税收、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着力帮助企业破解产业转型、技术攻坚、资金周转、项目招引、人才引进等经营难题。除此之外,营商环境的优化触角还要延伸到企业内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利益上下足功夫,以不断完善的法律机制平衡劳资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企业轻装上阵。
完善李溪绿道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生态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周炳珠(永康市章磊气体有限公司安全员)
李溪绿道起于江南街道白垤里村,至前仓镇后吴村桥头,全线长约13公里,是我市首条示范生态绿道。绿道两边植物茂密、鸟鸣声声、流水潺潺,景色宜人。每隔一小段路便设有一块指示牌,展示护水知识或水谜语等趣味内容,是市民遛娃、骑行、徒步、游玩的好去处。
在联系群众过程中,很多市民反映在绿道及周边,难以找到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极大降低了游玩体验感。此外,绿道周边的经济配套也没有跟上,游客想要购买饮用水或者有餐饮需求等都无法满足。就目前来看,绿道游客数量不多与此不无关系。如能合理开发改造,一定能为周边村庄带来更多人气,推动文旅发展。
建议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在绿道周边增设相关配套设施,把现有的宝贵生态资源开发利用起来,丰富市民生活,释放文旅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融媒记者 胡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