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发展献良策 情系民生建诤言
东城街道代表团积极建言献策话未来
![]() |
![]() |
![]() |
![]() |
![]() |
![]() |
东城街道代表团积极建言献策话未来
心系发展献良策 情系民生建诤言
2023年,东城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体干部紧紧抓住城市更新、重点工程推进、亚运安保、创文、安全生产等主要矛盾,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2月4日,东城街道代表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数据翔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结合过去工作成绩、未来发展愿景、工作思路谋划等,代表们展开热烈讨论,共商发展大计。
加快东城街道城市消防站建设
建强基层应急消防体系
周江(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
东城街道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米的高层建筑83个共425幢,占全市42.3%,我市100米超高层建筑4幢全部在东城街道。从全市消防救援点位布局角度看,东城街道未配备城市消防站,难以满足消防救援5分钟可达的硬件要求。特别是总部中心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警,第一时间处置面临巨大压力。村社虽配备微型消防车,但往往面临“近水救不了急火”的尴尬局面。
建议加快东城街道城市消防站建设,尽快在东城街道辖区科学规划、选址布局,在面积指标、装备配备、人员选聘和日常运行上予以落实,缓解主城火警处置和应急救援压力。结合我市乡镇街道实际,成立工作专班和联系镇(街道、区)工作组,整合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等职能,加快16个镇(街道、区)城市消防站和专职消防队建设,逐步形成力量配备充足、部门权责明晰、运转流畅高效的应急消防治理体系。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胡红兵(钢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示范样板亮点不断,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目前,乡村建设在优化规划、完善设施、环境治理等方面仍然缺项漏项,这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建议从群众直接相关的居住生活、产业就业、乡村文化、社会治理以及生态环境入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对标先进寻思路,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和经验。要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探索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融合要素促发展,尊重乡土特色,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水平。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以高质量推动乡村建设迭代升级。
加快建设南四环东延
一期二期道路工程
王援朝(下店午村党支部书记)
我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谋划建立了“一绕一环三横三纵”的快速路网体系,与高速公路互通及外围一级公路无缝衔接,实现内外交通快速转换、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并将实现“两小时到杭州、镇与镇之间半小时到达、各镇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
随着南四环线建成通车,“一环”路网初步形成,有效避免了过境、货运交通车辆进城,极大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南四环东延一期二期和名园大道道路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全市路网结构,加速闭合圈的形成。
建议将南四环东延一期二期道路工程拓展至五小线,名园大道延伸与南四环衔接,拉近南四环线与东永高速距离,促进“一绕一环三横三纵”快速路网体系落地,努力擦亮新的“城市窗口”,为更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引领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城市群经济的转型,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柔性引进人才
积极创建“三甲”医院
吕章春(市中医院党委书记)
“三甲”医院创建工作是市委、市政府2024年重点抓的六件大事之一,是推动公共服务提标、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经吹响创建的号角。市一医、市中医院、市妇保院积极谋划,推进“三甲”医院创建工作。
建议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我市卫健系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培育后备力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培养一批在职博士和专职科研人员,实现省部级及国家级等高层次科研立项方面实现突破。在医院和科研院所之间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有效利用科研资源,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积极与上级医院合作,开展学科共建,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展学术交流、医学技术合作,构筑我市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新高地。
建设城市内环快速路
解决中心城区拥堵问题
林红台(塔海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人口聚集效应持续提升,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全市车辆密度已经位居全省第二,导致城区拥堵现象日益加剧,特别是早晚高峰、下雨天、周末等时段经常堵车。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交通提级大会战,加快绕城高速圈、城区快速路环建设,打通北部交通动脉,畅通内外交通循环,打造重要枢纽节点。
建议通过高架道路、立体交通、隧道下穿结合地面道路,打造重要枢纽节点,达到快速到达、快速过境目的。分三段建设,形成一个城市内环快速路绕中心城区闭环,连接各重要枢纽节点。进行高标准设计规划,分段实施,力争用五年至十年建成,彻底解决中心城区行车难问题和快速出城问题。结合城市有机更新,与城市干线道路相连,建设支线道路。
推进城市多元
协同共治共享
李俊军(永康市俊阳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职工)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推出了步行街商圈规范化管理、商圈共商共治共管等新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在城市治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开放式小区公共设施管理真空、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多元协同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建议加强综合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大城管”格局。建立城市治理长效机制,成立市容市貌整治专项督查小组,强化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从单一城市治理主体向多元城市治理主体转变,变政府部门主导的线性治理为政府、市民、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多元合作共治的网状模式。建立协商互动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协同工作会,加强沟通,化解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促使城市治理效益最大化。
融媒记者 王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