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时政·专版

敢为善为攻坚克难 比学赶超争先进位

西溪镇交出高质量发展过硬答卷

  敢为善为攻坚克难 比学赶超争先进位

  西溪镇交出高质量发展过硬答卷

  小微园

  过去一年,西溪镇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一提升六攻坚”行动路径,以“一擂台五行动六出彩”为工作抓手,敢为善为、攻坚克难,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以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绩,奋力谱写西溪新篇章。

  宜居宜业大美城镇与多姿多彩的影视文化融为一体时,将会产生怎样的蝶变?这张过硬答卷,西溪镇起笔不凡、落笔精彩:搭建“一村一品 共富争先”比拼擂台,开展村级组织届中履职“回头看”,相关案例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刊登;成功创建龙山-西溪状元故里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百念秤省美丽宜居示范优秀村;西溪影视基地成为我市唯一推荐入围的省级“五水共治”实践窗口创建点;民族融合开创新局面,智慧养老系统逐渐铺开,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企业培育提质增量……当下的西溪处处是砥砺奋进的身影,在创新不止的理念中加速蝶变。

  动能,在绿水青山间释放

  得天独厚的自然之美是西溪的先天优势,西溪的发展布局以绿色生态为导向。近年来,西溪镇锚定“影视文化基地 休闲养生福地”目标,以“西溪清流”本土宣传文化工作品牌为抓手,打造“影视+旅游+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着力在“好风景”布局“新经济”,推动西溪从“影视风景地”向“全域农旅融合”蝶变。

  过去一年,西溪镇致力于打造“西溪清流”宣传文化工作品牌,以节庆活动打造乡风文明,依托各文化礼堂举办大小民俗活动3000余场,成果颇丰,亮点频现,被各大媒体转载报道:《中国青年报》发布西溪专题报道《话剧<南湖·1921>下乡演出 与革命先烈跨时空对话》,《农民日报》发布西溪专题报道《“影视+民宿”共创美丽乡村》,全年被金华地市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49条,“西溪发布”公众号推送信息292条,制作亚运会、省文明市创建等各类公益广告300余条。

  西溪镇探索建立农村“1357”共富工坊建设路径,打造“‘裕’见西溪·共富工坊”品牌,拓宽家门口就业新渠道。“影视有约”工坊依托影视基地资源、“旭光农场”工坊依托当地龙头农企,创新模式,提高农民经济收益;“金缘旅游”工坊以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下赵蜜桃”工坊通过成立经济合作社,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该镇各村抱团共兴、村企携手共赢,充分利用当地生态、影视、旅游、民宿、果树资源,累计增加就业岗位1200个,吸纳54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

  这一项项红红火火的事业,不仅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心愿,也帮助西溪镇20个行政村交出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优秀成绩单。其中,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4个,位列全市第一。

  成果,在转型升级中转化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这一年,西溪镇用速度和力度向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全镇经济发展。

  一个个项目扎根西溪、枝繁叶茂,迸发出竞相发展的澎湃热潮。小微园一期、二期配套设施工程,西山村百草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均已完工;桐塘村小微园配套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上坛多功能服务中心、寺口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图纸设计。

  一幕幕拼搏的镜头,一路跃升的发展数据,清晰记录着西溪镇在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2.34亿元,同比增长1.92%;工业年度升规重点企业培育2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培育1家,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家,JMRH入库企业1家;新增国家高新企业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省中小型科技企业5家,通过省级新产品评审1家,新增金华市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12家。

  安全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西溪镇在全力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抓紧抓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全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该镇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迭代升级“1+5+10”指挥体系,组建10大领域安全整治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等工作例会,推动4个工作片86名干部进企入店。以小微园及桐塘、西山、西溪工业功能分区为重点,覆盖延伸龙山大道、西玉街、富强街、龙柏路,形成“一园三区四路”网格矩阵,组织联村联企干部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对该镇全部在册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对发现的重大隐患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实现网格联动有效提升。截至目前,该镇累计排查涉违建钢棚企业76家,涉及面积3.5万多平方米,已全部完成整改,排摸涉及动火作业企业26家,对66家燃气餐饮用户、7家使用燃气企业持续开展燃气安全检查,基本完成问题整改。

  幸福,在民生服务中演绎

  每天,在西溪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人们吹拉弹唱,玩得很开心。这里有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助餐就餐室等,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服务。“真好,在这里就可以免费体检。”自从有了这个“新家”,张奶奶就经常来锻炼身体,享受到丰富的老年生活。

  除此之外,该中心还设有“智慧餐台”,老人们可以通过点餐机自助堂食、也可以通过移动端下单并配送上门,还会提醒饮食禁忌;每日就餐时分,健康监测设备会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测;卧床监测设备实时掌握老人的生命体征,便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与追踪。

  西溪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是该镇推进智慧养老事业发展的样板之一。多元化、一站式的智慧养老服务,让许多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幸福。2023年,该镇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19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稳定,完成9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慧养老建设市级试点工作,智慧养老系统在全镇铺开,共为600多名老人解决就餐难题。同时完成4户善居工程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西溪镇聚焦民生,时刻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挂在心上,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以来,该镇持续优化社会救助申请流程,探索“救助+社工”入户调查模式,确保“应救尽救、应助尽助”,全年临时救助22人,发放救助金6.6万余元。

  西溪镇还推动综合服务设施再升级。新建的市一医医共体西溪分院投入使用,新增床位50余张,更好满足群众家门口的就医需求。新建居民会客厅3家,实现群众办事与工作人员“肩并肩”。

  政务服务水平再突破。优化办事流程,梳理高频事项,有效提升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深化“一件事”改革,增加移动、医保、水、电等多项服务办理事项。全年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件数量全市排名第一。

  清流,在民族团结中欢唱

  民族文化科普馆、民族连心桥、东溪湾“石榴红”主题公园……在西溪镇,象征民族团结的地标随处可见。

  作为典型的多民族聚居镇,西溪镇现有常住人口3.2万人,在此务工或居住的少数民族同胞有2459人。近年来,该镇全力推进“一小时民族和融圈”培育,打造“丽州·石榴红”民族文化品牌,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促进各族同胞广泛交往、全面交流。

  西溪镇从就业、就学、安居等方面入手,通过建立东溪湾民族文化主题公园、西溪民族服务站等“丽州·石榴红”系列品牌场所,打造互嵌式民族团结阵地,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推动“西溪清流”精神文明事业发展。

  走进上坛村五星级文化礼堂,常会遇到穿着民族传统服饰的兰永珍在为游客讲解。兰永珍来自贵州土家族,嫁到我市已有17年,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新西溪人”。该村还居住着彝族等多个民族的村民。

  上坛村的民族连心桥、民族文化礼堂、民族展览馆,都是各族同胞出钱出力建设的成果。每当村里有工作任务,“石榴红”志愿者服务队总会冲锋在前,积极参与。在西溪,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西溪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融媒记者 吕晓婷

  第五届影视

  旅游文化节

  民族团结文化火把节

  ▲

  ▼

  ▲

  ▲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11 西溪镇交出高质量发展过硬答卷 2024-02-03 永康日报2024-02-0300007;永康日报2024-02-0300008;永康日报2024-02-0300010;永康日报2024-02-0300006;永康日报2024-02-0300009;永康日报2024-02-0300013;永康日报2024-02-0300014;永康日报2024-02-0300015;永康日报2024-02-0300016;永康日报2024-02-0300018;永康日报2024-02-0300019;永康日报2024-02-0300025;永康日报2024-02-0300026;永康日报2024-02-0300024;永康日报2024-02-0300028;永康日报2024-02-0300017;永康日报2024-02-0300021;永康日报2024-02-0300027;永康日报2024-02-0300022;永康日报2024-02-0300020;永康日报2024-02-0300023;永康日报2024-02-0300011;永康日报2024-02-0300012 2 2024年02月03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