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献良策 奋勇向前开新篇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凝心聚力献良策 奋勇向前开新篇
如何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如何描绘农民宜居宜业和美家园、如何护航五金产品出海……2月2日,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开幕大会上,10位政协委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大会发言。本报摘登其要,以飨读者。
曹美芬委员代表经济界别发言
让永康电动工具重放异彩
永康电动工具行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全国第一台角向磨光机就诞生在我市电动工具厂。我市曾与德国、日本并驾齐驱,号称全球电动工具三强。但近些年,由于各种原因,永康电动工具的行业地位受到极大削弱。
为此建议:弘扬自主品牌,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以“自主品牌+区域品牌”模式建立多元化营销渠道;加快数实融合,推进制造方式转型,加大对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支持力度,让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企业标配;营造创新生态,提升产业耦合能力,通过深化多方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突出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集聚磁场,共建学生培养、人才引进、科研转化、产业孵化为一体的集成平台。
推进物业管理提质增效
张进委员代表社会科学界别发言
物业管理是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切口。然而,物业管理一直饱受诟病,物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物业服务质价不符、部门监管不力、业委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建议:突出党建引领,夯实物业机制基础,倡导党建引领下的物业发展模式,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赋能;突出“问题导向”,优化物业服务品质,细化物业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物业收费从“糊涂账”变“明白账”;突出“多元融合”,提升共管共治能力,理顺住建、公安、发改、执法等部门的监管职责,进一步促进物业管理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
吴润泽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别发言
让“地瓜经济”
点燃世界五金之都发展引擎
2023年初,省委提出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吹响深耕“地瓜经济”的号角。当下正是壮大永康“地瓜经济” 的窗口期,我们要乘势而上,主动构建发展新格局,让永康耕种的“地瓜”更大、更壮、更甜,让永康走出去的步伐更有力、更坚实、更自信。
为此建议:聚焦稳进提质,通过推动外资招引、优化外贸发展结构等方式,稳步壮硕“地瓜经济”根基块茎;聚焦提能升级,通过发挥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进五金品牌出海等方式,聚力延伸“地瓜经济”支撑藤蔓;聚焦平台搭建,通过做强自主品牌展会、自办永康境外展会等方式,致力厚植“地瓜经济”繁育沃土。
以侨为“桥”联通世界
打造永康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张莉麟委员代表归国华侨联合会界别发言
永康华侨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具有联系广泛、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新形势下,凝聚侨力量、汇聚侨人脉、激发侨活力,以侨为“桥”,对答好“让永康五金走向世界 让世界五金汇集永康”这一重要命题有着积极意义。
为此建议:建立海外联络站,形成五金磁力场,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海外侨商组织等多方力量,最大限度汇聚侨胞及其所在国的人脉资源;广拓渠道走出去,扩大国际朋友圈,通过布局“世界永康侨商资源网”,推动永康五金区域公共品牌在外部的延链战略;凝聚侨心汇侨智,撑起出海保护伞,通过完善海外法律维权服务点,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吕颖委员代表象珠镇联络组发言
持续深耕“千万工程”
打造农民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年来,我市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成功打造雅吕村、大陈村、秀岩村等一批美丽乡村,广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对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乡村仍存在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反弹、产业体系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品质不高等问题。
为此建议:做好风貌提升文章,打造“画卷美”的宜居家园,通过“一村一策”让每个村找到适合自己规划的“最优解”;做好产业提级文章,打造“富饶美”的宜业家园,立足乡村资源禀赋谋发展,找准各村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做好生活提质文章,打造“幸福美”的和美家园,通过文化惠农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姚方明委员代表农工党永康市基层委员会发言
打造国际营销网络
护航五金产业出海
“拓市场、增订单”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要进一步打造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的“地瓜经济”永康样本,必须向国际延展藤蔓,立体化打造国际营销体系。
为此建议:创新五金产业链整合,打造行业服务新平台,“政府+平台+协会+企业”四方联动,推动永康企业抱团出海。共享线下营销布局,形成海外终端“新闭环”,挖掘境外资源优势,实现共促共享。强化会展集聚效应,扩大国际展销“新优势”,充分利用会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支持重点产业先行,开拓境外投资“新市场”,以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先行先试开展境外科研合作、设立海外营销机构,就近服务客户。打造永康五金金名片,强化品牌出海“新助力”,继续推进“店开全球”“独立领航”等品牌出海系列行动,提升五金产业国际竞争力。
深挖永拖老工业遗存
锻造城北新文化地标
程志芳委员代表民盟永康市总支部委员会发言
四方集团拖拉机厂是永康工业的摇篮,它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永康人民的敢闯敢拼和匠心制造,是永康人民的骄傲。
为此建议:强化规划引领,多方征求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尽早完善区块功能布局、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尽早明确运营团队,把前期的策划规划、中期的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一体化考虑,推动运、设、建同步。细化引入业态的内容和布局,突出永康特色,尽量保留老四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厂区记忆。重点考虑厂区室内外空间优化、厂房建筑功能调整、建筑立面修缮和材料运用等方面,做到“保留记忆,修旧如旧”。
变革引领
为永康制造筑起竞争新优势
俞波委员代表民建永康市基层委员会发言
永康制造,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当前正面临成本上升、外贸受阻、产能过剩等多重压力,以往依靠要素驱动和依赖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为此建议:在产品供给上,从价格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深化公共服务、强化信息整合,提高全市企业的市场整体竞争力。在人才支撑上,从匹配招引向系统培育转变,注重青蓝接力“传帮带”、高技能人才培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在用地保障上,要迭代升级“亩均论英雄”政策,抓住贷款低利率窗口期,出台扶持政策,全力提振创业者信心。
推进镇街消防体系融合
夯实消防基层基础能力
徐勤学委员代表西溪镇联络组发言
筑牢消防安全防线是护航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当前,镇(街道、区)消防安全工作还存在组织“分散化”、监管“断层化”、能力“空心化”等问题,加快打造“部门有为、镇街有力、村社有足”的消防基层治理新格局迫在眉睫。
为此建议:要推进基层应急和消防组织规范运行,扎实推进基层应急和消防治理功能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落实好基层人、财、物、权等系列保障;合理界定工作职责,科学制定考核机制,确保专职专用。要推进基层监管基础提能迭代,加大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探索综合治理模式,激发队伍内生动力。要推进基层救援能力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镇(街道、区)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保障,切实推进基层消防应急体系融合,夯实消防安全基层基础。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兴”图景
徐巧爽委员代表舟山镇联络组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新形势下,如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打造振兴新模式,做好富民强村大文章,绘就全域和美图景值得深思。
为此建议:强化农文旅融合要素保障,为农文旅融合招引人才、项目,为农文旅融合化解难题。强化农文旅融合文化支撑,加大文化保护利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用文化活动为农村引流、为农民增收。强化农文旅融合品牌打造,整合资源形成集聚效应,聚焦品牌带动全面增收,让农文旅产业的发展真正惠及百姓。
融媒记者 颜元滔 胡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