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对接沟通 强化办理落实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办理成效明显
主动对接沟通 强化办理落实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办理成效明显
向关键处发力,向制高点冲锋。2023年,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找准人民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着力点,牢牢抓住提案工作这一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式,号召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紧扣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交的意见建议363件,经审查立案361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21件,由大会提案组统一交办。10件重点提案由市政府牵头办理,其他一般提案由63个主办单位办理。
1月31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去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以办理促工作、以办理促落实”的理念,切实把提案办理作为促进全市工作的强大动力。经过各承办单位共同努力,所有提案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完毕。委员反馈满意355件,基本满意6件。
★聚焦五金产业
着力推动
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市正处在打造世界五金之都、推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进一步持续推动招大引强,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优化各环节落地规程,实现重大项目招引落地质量、效率‘双提升’,是我市招大引强工作的必答题。为此,去年我提出了《关于全力推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的建议》。没想到,还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政协委员程真说起自己的撰写提案初衷与结果时,一脸开心。
程真的提案得到积极回应,只是众多提案办理的一个缩影。比如,胡晓斌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五金之都的建议》、徐李斌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五金产业提质增效的建议》等提案,都得到市政府的高度关注。
去年,市政府高度重视转型升级,出台《永康市“世界五金之都”建设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明晰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同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赛道”,招引一批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高位构建“145X”招商体系,完善全过程管理政策框架,加快完善“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工作机制,创新“先租后供”“定制代建”等灵活落地模式。抢占产业先机,成功举办首届电池及储能产业大会,开工建设浙中储能产业园,基本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条。实施“强链永康”,高标准打造电动(园林)工具等7条标志性产业链,建成飞鹰中高端模具产业园,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8家。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帮办平台,新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重大项目开工率、入库率、入统率居金华前列。
在加快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方面,市政府可谓频频放大招,滚动推进18个重点区块整治提升,整治低效工业用地8608亩,改造提升“低散乱”企业1065家,规上工业亩均税收首次突破28万元。承办金华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现场推进会,整治工作多次获金华五星等级最高赋分。
同时,市政府致力打造科技研发之都、定制创新之都。锻造创新平台,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列入省级推荐名单,长三角五金研究院、杭州“科创飞地”正式运营。深化“揭榜挂帅”机制,组建科技产业基金,发放科技贴息贷,发布技术需求152项,攻关关键共性技术项目14个。加强人才支撑,举办第二届永康博士乡贤大会、工程师大会,打造总部中心生活配套服务综合体,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永服务,不断提升科创水平。
★聚焦公共服务 着力推动民生福祉提升
政协委员任红梅说,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经常听到有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就此事,她深入社区了解我市老年人结构、养老方式、养老场所等,并提出了《关于推进城区居家智慧康养照护工作的建议》。
“我对相关部门给予的回复非常满意,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小提议,会有力推动智慧康养照护工作。”任红梅说,自从去年提交提案以来,相关部门主动与她对接,并不时向她传递工作进展、工作目标等各种信息。
去年,经过相关部门的努力,我市创新构建“老人有需求、平台下指令、机构送服务”的智慧化居家养老模式,建成床位248张,服务1.98万人次,每万名老年人拥有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达16张,群众好评率达100%。聚焦老年人需求,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安装适老化设施8类2340件、智能化设备9类726件。增强服务保障,打造市级智慧养老院1家,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1个。开展养老护理员、应急救护员、家庭照护者等培训竞赛20期,新培育持证护理员536人、持证应急救护员295人。
针对莫萍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有效增加学位供给的建议》和程晨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相关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始终把教育事业和医疗服务摆在优先位置,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措施,创新工作举措。去年,我市建成并投用新学校(幼儿园)5所,义务段公办学校扩招1.25万余人,全市中小学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建强教师队伍,全年引进教师人才131人,招录公费培养师范生8人,开辟青年教师培苗成长通道,强化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师德师风教育。与此同时,我市加快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建成投用市一医公共临床中心,开工建设市一医城西院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等工程,建成溪心未来社区智慧健康站试点,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15家。推动基层队伍建设,建立乡村医生传帮带机制,加快卫校建设,增加基层医疗编制150个,引进医学人才82人。深化医共体建设,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打造基层分院“一院一品”特色专科16个,建成基层省级名医工作室(站)2家、基层县级名医工作室17家。
★聚焦城市发展 着力推动难题堵点破解
今年70多岁的应平德说起城市更新工作时满脸欣喜。他说,能住上电梯房是一家人盼了很多年的事,现在终于有指望了。自从应平德签了许码头区块改造协议后,关注改造进展成了他心里最惦记的一件事,每天都要去工地附近转转。
近两年来,我市统筹推进“6+X”城市更新工作,着眼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精心编制城市总体设计,深入推进南苑、许码头、黄棠等重点区块改造,完成城市更新投资额130.43亿元。坚持“拿地就建设”,出让安置地块10宗,涉及出让面积356.07亩。正如政协东城街道联络组组长陈平所说,我市城市更新跑出了“加速度”。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东城街道联络组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市政协通过集体协商、委员视察等多种形式督办促办,取得了不俗成效。
据悉,为推进提案成果转换,我市围绕办结率、见面率、满意率“3个100%”目标,明确主办单位办理时间、办理程序和办理要求,特别是针对多个承办单位联合办理的综合性提案,充分开展协调沟通,确保形成合力。同时,实行开门办理,全面加强委员沟通,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流程无缝衔接。
日前刚刚开街的岩下老街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从受理民盟永康市总支部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擦亮方岩“金名片”,提升永康美誉度的建议》后,市政府聚力打造“一山一镇双贤”旅游金名片。以高标准规划引领景区发展,制定方岩景区2023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完成《永康市方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等方案,全面启动总投资4.8亿元的景区提升项目(一期)。以文化优势打造景区新亮点,打造“礼拜双贤 乐居方岩”文化地标,持续开展方岩庙会、中国胡公文化研讨会、五峰会祭、问学式学堂等活动,让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更好融为一体。以招商驱动注入发展新动力,制定新一轮经营策划方案,打造高端民宿、特色餐饮、酒吧酒馆、茶楼咖啡等多元化业态,增强我市旅游业发展动力。
政协委员胡忠荣说,为解决停车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2016年开始试点停车收费,全力推进停车泊位施划,大幅提升了公共停车位周转率,但对于停车收费计算模式、收费时段划分、停车区位设置,仍有一定改良提升空间。为此,他提出《关于调整停车收费政策,缓解停车难的建议》,希望停车免费时长更加贴合便民实际、停车车位设置更加灵活多样。
我市通过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修订《永康市城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调整区域分类、降低收费标准、延长免费时长。健全智慧停车监管平台,打造综合停车感知系统,建设立体停车库,施划潮汐车位329个、新增停车泊位近1500个。强化违停治理,“僵尸车一件事”入选省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项目,查处乱停车行为25万余起,拖移乱停放车辆3100余辆,停车泊位利用率提升18.3%。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市建立健全政协提案工作机制,两会召开期间同步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相关领导带头领办重点提案,全过程参与办理工作,聚力解决发展难点痛点问题。相关承办单位“一把手”负总责,把提案办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动对接沟通、强化办理落实。同时,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推动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真正发挥出民主协商的最大效益。
融媒记者 童英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