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打造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我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打造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B
办实事暖民心 提升群众满意度
本报讯(融媒记者 王佳涵 施俊涛)“这张照片的色彩不错,如果能用低角度拍摄,呈现出来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日前,东城街道望春社区文化驿站内,专业摄影老师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手机摄影课,吸引了30多名居民参加。
文化驿站既是社区文化服务的载体,也是居民的文化共享空间。望春社区文化驿站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居民会客厅、共享书房、服务大厅等活动场所,为居民打造了一个集学习、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站点。自启用以来,这个小小的文化驿站正悄悄地改变着社区居民的生活。
“文化驿站里开设了很多课程,来这里上课很方便,课堂氛围也很好。我一直很喜欢摄影,自从上了摄影课,我的摄影技术有了很大提升。”说起这个家门口的文化驿站,居民翁新军赞不绝口。
文化驿站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便民服务,还创新延展了原有的公共文化空间。除了开设文化课程,文化驿站还推出了文艺汇演、亲子阅读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林美娟是一名健身操老师,同时也是一名社区文化工作者。在她看来,文化驿站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每周我都会在广场上,带领大家一起跳健身操。能将自己的所学所长用于社区文化传播,我觉得很有获得感。”林美娟说。
“我们在日常社区工作中,了解到许多退休居民都有继续学习的意愿和需求,所以我们通过文化驿站这个平台,开设了摄影、瑜伽、手鼓等8门课程。”望春社区工作人员王淼灵说,望春社区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继续提供个性化、菜单式、精准式服务。
文化驿站是我市纵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群众家门口的“文化获得感”,加快打造具有幸福感城市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有力推进民生实事建设。2023年,我市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5个、城市书房3家、文化驿站1家、乡村博物馆1家、五星级文化礼堂8家、省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8个、“环浙步道”30公里。
在此基础上,我市将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文化惠民力度、亮度、广度和热度,真正把优质的文化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