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中国五金产品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终评落幕
探知产业未来发展 加速产品迭代升级
![]() |
![]() |
![]() |
第18届中国五金产品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终评落幕
探知产业未来发展 加速产品迭代升级
2023年12月29日,第18届中国五金产品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终评圆满落幕。
当天,共有287件作品参加终评。知名院校、设计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及协办企业负责人组成评审团,紧紧围绕“金星奖”赛道作品组与创意类赛道作品组两大组别,分别从产品的创意、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评审,评选出“金星奖”金奖1名、银奖2名、优秀奖10名,以及5条创意赛道各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5名,并从其中评选金点奖1名。
大赛终评现场
专家点评
选手路演
新兴产业设计必将迎来蓝海市场
当天上午,总奖金高达260万元的产品类“金星奖”赛道作品组终评工作备受瞩目。本次“金星奖”吸引来自55家国内外高校、35家公司以及150余名自由设计师参与。“能入围‘金星奖’的作品,定是设计精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总经理徐李斌告诉记者,一个好的设计,对于引领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关键作用。
路演环节开始。首位答辩设计师带来了一款NS100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初衷是要让患者在普通医院就能平等共享顶尖医疗资源与高水平手术。据悉,现阶段骨科机器人往往存在手术耗时久、学习曲线长、摆位烦、透视多、创口大、影像质量极差等问题。对此,NS100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有针对性地设计,在实现单人即可操作、转运、部署,末端多角度导向,满足不同术式需求等方面的同时,配合AI人工智能让机器人更加聪明、高效。
“设计创新就是赋予产品突破性价值。”该设计师说,“通过测试,首个骨科机器人同类产品对照临床试验,临床精度提升18.1%,螺钉置入优良率为99%,精度提升至0.89毫米。”
据了解,在得分最靠前的15件入围“金星奖”参赛作品中,涉及适老化产业、康养领域的超过一半,如三态调节柔性助力式下肢康复训练轮椅设计、陪护型智能轮椅、运动辅助功能服等。
“这些选手都是精心做过关于永康特色产业功课的。这是一个好的比赛现象,也预示未来蓝海市场趋势。”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何人可认为,随着国内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工业设计逐渐走进适老产业。永康企业和工业设计机构需要把握这一产业机遇,通过工业设计的创新和优化,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五金+适老产业”这个新业态的发展和壮大。
设计引领现代五金产业迭代升级
大赛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给现代五金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你见过吗”成为这次赛事的热词。
“你见过能陪伴孩子一起‘长大’的滑板车吗?”来自深圳设计师的一款唤作“小尾巴”六合一儿童三轮滑板车,让不少人来了兴致。顾名思义,这款滑板车可根据调升主杆、拆装围栏、后四轮、座椅等配件,变换成滑板车、座椅车、自主漂移车、婴儿车等六个形态,满足9岁前多个年龄段幼童的使用需求。“六合一”模式,于企业增加了市场卖点,于消费者避免家里多台儿童车的堆积。
“你见过能折叠压缩的水杯吗?”令记者最惊讶的莫过于这款作品。据该设计师介绍,该水杯采用克雷斯林折叠,瓶体采用复合材质,使用同向扭转的圆筒模型作为折叠模式。如果企业有实力解决这款产品瓶体复合材料的工艺,那么将推动杯壶行业迎来又一次巨大革新。
此外,还有一款集台钻、切割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锂电斜切锯,可模块化快换机具设计,改变了传统斜切据功能单一问题。因其一机多用的特点,很快引起了正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飞好的兴趣。路演结束,徐飞好就热情邀请两名设计师到该公司一聚,洽谈合作意向。
“不难看出,他们的参赛作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永康五金产品特色,或优化产品结构,或将高新技术注入传统行业、传统产品,孕育新产品。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提高企业的话语权。它们一旦‘落地’,定能推动永康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转型。”浙江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卢纯福点评。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高质量的引擎。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大赛的举办,能持续提升永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发挥设计赋能引领作用,加强工业设计交流与合作,集聚设计领域高端要素、企业、人才,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设计,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设计成果,极大提升永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融媒记者 程明星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