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文化·五峰

平凡即幸福

  平凡即幸福

  □卢俊英

  元旦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于是更换新日历成为这天最具仪式感的一件小事。

  在手机查阅日历还没有这么方便的时候,人们习惯在岁末购买新一年的日历,比如我爸。在老爸书桌抽屉里,堆放着许多发黄的旧日历,薄薄的册子,本子虽小却包罗万象,有阳历阴历星期对照,有节气、假日标注,有农谚、俗语和常用对联,更有对应着每一天的一溜长空格,留待记录觉得需要记下来的大事小情。旧日历中,居然有小妹出生那年的本子,翻开对应日期,看到老爸用蓝色钢笔标注着:得一女。感觉有点奇妙,恍如时光穿越。

  老爸记录“大事”有点随心所欲,比如在某一年的大年初一,居然记录着“种土豆”。老爸虽然是公职人员,却始终亲近土地。兄弟二人,大伯分家立户时老爸尚未结婚,所以后来独居的爷爷一直跟着我父母生活,老爸也就时不时得回乡替爷爷耕种土地。浙江一带通常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后、立春前,即春季开始的时候,进行土豆种植,换成阳历大致在1月到2月之间。这个时候气温逐渐回暖,适宜土豆生长。“不误农时”是农村严苛执守的准则,所以赶上大年初一天气适宜去种土豆就成了很日常的操作。日历上还记有“向舅借15元”,老爸说是为了翻修老房子。掐指算算,15元钱在当时抵得上爸半个多月的工资了。还好,这句后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迹加括号备注着“已还”。

  婆婆也十分爱看日历,农历十一月就早早趁着赶集买回了下一年的日历。严谨地说,那叫黄历,小本子上除了正常日历该有的,还有更多的天干地支、吉凶宜忌、纳音五行那些。黄历内容简直太丰富,有天文气象、时令季节、日常生活约定俗成的禁忌,更有生肖五行属性相合相克之类玄学,读着十分有趣。

  家里筹备拜佛祭祀谢年那些“通天大事”,婆婆就戴起老花镜,一边念念有词一边仔细翻看,琢磨半晌然后郑重其事地敲定一个日子,甚至具体到哪个时辰,有时候还选在了半夜三更。我们笑她迷信,她却坚持如故。我们调侃她,碰到不顺心就说:今天办事不成,出门没看黄历。婆婆就又会翻看黄历,认真点点头说:今天是破日,诸事不宜。

  老家的姨婆也拜佛也爱看黄历,她家几番请客都赶上了周末,甚是巧合。我笑称姨婆真会拣日子。姨婆爽朗一笑:黄历固然重要,但咱家上班上学的人多,周末才有时间——不论什么日子,家里人回来多就是好日子。我深受触动。

  我融汇了婆婆和姨婆的理论精华,在某年某段时期的某几个周末里瞅着标注“宜啥啥”多的日子,选定办“大事”,居然获得各方长辈一致同意。感觉自己研习黄历小有所成,不亦快哉。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我也习惯使用日历记事了。早些天翻到2011年的台历,感慨时光易逝,更好奇自己当年都在忙些什么。2011年是建党90周年,自然少不了各种相关工作,内容挺丰富的,感觉那一年我上班很充实。

  意外的是,台历上几乎每一天记下了当天在哪里吃晚饭,比如:外面吃、食堂吃、婆婆处、食堂吃、外面吃、家里烧……是的,我那么向往每天按时回家吃饭,尤其迷恋一家人围坐在灯光下热乎乎慢悠悠地吃饭。烟火生活中,多少人有着与我同样的向往,卑微而奢侈。

  翻看2023年仅剩的薄薄几张台历,记录着老爸因病住院已经二十多天了。但愿他在新日历翻开前能平安回家。

  元旦到了,春节还会远吗?“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平凡平安就是好日子。祝愿大家新年快乐。

  红红火火 吕冠正 摄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3 平凡即幸福 2024-01-01 永康日报2024-01-0100010;永康日报2024-01-0100012;永康日报2024-01-0100011;永康日报2024-01-0100013 2 2024年01月01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