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给祖国 皓发奔赴热爱
姐妹花记者探访百岁宝藏老顽童
![]() |
![]() |
![]() |
![]() |
![]() |
![]() |
![]() |
![]() |
青春献给祖国 皓发奔赴热爱
姐妹花记者探访百岁宝藏老顽童
早上起来锻炼后,拿着放大镜翻阅报纸杂志,看累了再拿出电子琴,自弹自唱一会;午休后,带上相机跟女儿一起出门溜达采风;傍晚回家再写写日记,看看新闻……难以想象,如此丰富的安排,是一位百岁老人的每天日常。
11月15日,姐妹花记者来到位于东城街道三马路的胡华钦家,探访他老有所乐的长寿秘诀,倾听他热血沸腾的岁月故事。
查看拍照效果
读书
写日记
唱歌
胡华钦写的书
一朝着戎装一生满怀家国情
1924年,胡华钦出生在石柱江瑶。“那个时候在农村,温饱都成问题,上学更是奢侈,我还记得每年都是挑着稻谷去交的学费。”1949年,胡华钦从浙江大学国文系毕业。作为家中唯一的大学生,他做了一个令全家都极为震惊的决定。“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可稀奇了,向我伸出橄榄枝的好去处很多,但我一心就想去部队。”胡华钦说。
问及原因,胡华钦表示,这是他在中学时便立下的志愿。“我高中在宁波求学,那三年都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对战争的残酷深有所感,心中所想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上高三时的一次征文比赛,我写的便是《从军是青年成大功立大业的第一步》,还拿了个高中部第一名。”胡华钦回忆说,当时,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所以大学一毕业,他就报名参军了。
1958年,在部队待了10年后的胡华钦又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从部队转业到祖国边疆,去支援北大荒建设。在那片黑土地上,胡华钦奋斗了20多年。其间,他当过三年水利工、三年采伐工,还去农村插队当过两年农民,最后从事教育工作。
对于国家,胡华钦倾其所有;对于家人,他却满怀愧疚。在儿子胡步亮的记忆里,9岁前对父亲是基本没印象的。“只记得一次,父亲从北大荒回来,带了些毛茸茸的猴头菇,小时候觉得很新奇,只觉得爸爸回来可真好,还有好吃的。等到要回去时,我看到父亲和母亲坐在床沿共唱了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可那时候小,根本不懂父母的鹣鲽情深,更不懂他们异地分别之苦。”胡步亮说,直到1960年,母亲才带着他们兄弟四人奔赴北大荒与父亲团聚,开启了他们最穷苦艰难,也最开心温暖的时光。
1985年,胡华钦光荣退休,1988年回到原籍地永康。
百岁大学生学敲键盘著书写诗
胡华钦今年99周岁,但按照永康本地的算法,已百岁。前不久,在老年大学里,胡华钦放声歌唱,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也就是在那里,这名学龄20多年的百岁大学生学会了摄影、唱歌、弹琴、电脑等新技能。
一走进胡华钦家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柜子的文学典籍和相册。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后,胡华钦从卧室里拿来了4册书。“这4册书是我在85岁后才琢磨着提笔的,有些是近些年陆续写下的,有些是整理了早前的日记和文章。第4册《岁月留痕之百岁篇》是今年刚完成的,算是我对人生百年的所感所悟。”胡华钦说,从自己上中学开始,就坚持每天写日记,发生的事都会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在整理这些文稿时,能很好地帮助自己回忆起往事。也正因如此,胡华钦的笔触里留下了许多时代印记,俨然是一份珍贵的时光档案。前两年,宁波中学筹办纪念馆时就曾派人登门拜访胡华钦,并将他昔日的日记、文稿等资料当做展品,作为学校抗战时期的历史见证。
“我喜欢看书,一年到头各种杂志报纸定了十几种,看过的书少说也有5000本。”在胡华钦嘴里,耄耋之后试着写书似是一念起,只是希望将自己孜孜不倦向学的精神作为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给家中后辈们。但事实上,为了这4册书,胡华钦可是花了不少力气。4册书共计50余万字,包括211篇文章、140首诗词、172幅插图等内容,且不说构思、整理、撰写的工夫,每个字都是胡华钦带着老花镜,自己用键盘敲出来的。况且,胡华钦还是个电脑小白,著书之路得从学打字开始,其艰辛可想而知。
翻开书页,在胡华钦的诗句里,有“嫦娥奔月到月背,天问探测火星球,海斗深潜万多米,神舟载人半年久”的创新科技变化,有“科学施策严防治,动态清零疫情明”“精准扶贫创奇迹,全面小康人共享”的伟大时代成就,有“少年夫妻老来伴,共度晚景好时光”的追忆与思念,有“一去北国三十年,全家同抗冰雪霜”的屯垦戍边岁月……从小家到大国,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这位百岁老人把生活化成了诗,用文字谱写了人世间的诸多精彩。
宝藏老顽童玩转退休“潮生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胡华钦除了爱看书和写作,还有两大爱好,就是唱歌和摄影。
一架放在卧室里的电子琴,是胡华钦的宝贝。靠着在老年大学掌握的弹琴基础,加上勤奋自学,他学会了《步步高》《春江花月夜》《我和我的祖国》等国内几十首歌曲的弹唱,不少外国歌曲、流行歌曲、戏曲唱段,胡华钦也均有涉猎。
胡华钦对于唱歌的热爱,可以说是溢于言表,在采访期间,他就总是不时地哼唱。胡步亮告诉记者,父亲把自己唱的200多首歌曲都刻录下来了,还做成U盘送予他们共赏。天天看到他有这么好的精神,大家也都很开心。
在子女眼里,胡华钦可是让家里其乐融融的“活宝”,更是个爱玩尚学的“老顽童”。每次家庭活动,老父亲高歌当主唱,两个儿子用电吹管和手风琴来伴奏,其他人就成为最好的观众,画面和谐温馨。而且,胡华钦的唱功还不赖,唱起歌来中气十足。前些年,他还获得过永康市中老年唱歌大赛的银奖。
在胡华钦的退休岁月里,有诗、有歌,还有远方。对他来说,生活处处是风景,咔嚓一声便成画。自从1995年在老年大学学习摄影以来,胡华钦便爱上了拍照,喜欢用相机去记录生活的美好。从傻瓜相机到数码相机,从街道小巷到乡野大地,20多年来,胡华钦的生活可以说是机不离身。前些年,胡华钦腿脚利索时,只要天气好,就会一个人骑着脚踏车到处去采风拍摄,像极了如今喜欢city ride的潮流青年。在他的电脑和U盘里,乡村的集市灯火、五金博览会的历届盛况、家人的欢聚时光……上万个瞬间停留下了画面,成为老人一家最珍贵的回忆,变得有迹可循。
融媒记者 胡莹璐
微信关注“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