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 做强服务
市人力社保局多措并举做大就业“蓄水池”
![]() |
![]() |
![]() |
就业优先 做强服务
市人力社保局多措并举做大就业“蓄水池”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就业、稳就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体现,也是经济工作的底线所在。今年以来,市人力社保局始终坚持“稳就业、保民生”的总体方针,统筹推进各项就业工作,拓宽就业增长渠道,千方百计稳定全市就业局势。
据悉,今年,该局已发放就业补助资金近1000万元,发放失业金3000余万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00多人,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分级分类为群众提供暖心的就业服务,出实招、解难题,促进就业创业稳中向好,全方位营造“想就业、找人社”的服务品牌。
稳岗留工
“稳”就业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做好企业招聘用工服务是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就业大局稳定的重要一环。
不久前,西城街道某工贸企业的银行账户收到了来自市人力社保局打入的一笔费用。这是针对企业招录就业困难人员并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而给予的社会保险补贴。收到款项的企业负责人陈经理说,这笔补贴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实惠,该政策对促进就业、稳定社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承压前行带来的挑战,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中心做好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将各项政策礼包落实落细。
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单位吸纳)惠及25家企业、21万余元;企业女员工产假期间社会保险补贴惠及78家企业91人、25万余元;一次性扩岗补助惠及43家企业63人、9.45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涉及14个镇(街道、区)、18万余元;外地员工坚守岗位补贴发放300余人,新招员工补贴惠及640余家企业、310万余元……这组数据背后,是该局稳岗留工的全方位部署。
今年年初,对照《永康市强信心激活力全力助企“开门红”政策》,市人力社保局出台相应的《永康市支持企业稳岗留工政策实施细则》,并协助制定出台支持企业稳岗留工的“政策礼包”。为扩大政策知晓面,利用媒体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让企业及时了解惠企政策内容,加强就业政策、稳工稳产相关措施的宣传力度。
“马兰花”计划培训
零工市场“增”就业
10月12日,东城街道后吴零工市场内人头攒动,“‘就’在金秋 ‘职’面未来”招聘会在此火热进行。30余家企业提供了300多个一线岗位,既有长期工,也有临时工。咨询摊位前,不少求职者在咨询登记,墙上的显示屏滚动播放零工招聘信息。
“我一直在打零工,有时三四天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今天,零工市场工作人员为我登记信息和需求后,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雇主,同时还给我推荐了一份兼职外卖员的工作,一个月加起来有5000多元。”来自贵州的求职者张力说,现在正规的零工市场内招聘信息多,还有政府部门的监督,发布的信息让人更放心。
除了后吴零工市场外,今年,我市还建成了城西马架龙零工市场。目前,两个市场均已通过省级审核,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为特点,设立综合服务区、岗位对接洽谈区,开展求职(用工)登记、岗位信息发布、维权咨询等业务,通过“一对一”现场对接洽谈、即时确认结果、当日面试到岗等方式,帮助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双方精准匹配、快速对接。
“打零工具有门槛低、时间自由、灵活性强等特点,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在市人力社保局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以打零工为主要特征的零工经济,就业包容性强,市场潜力大,如今吸纳了不少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零工市场有了新内涵,成为新型人力资源对接平台。
截至目前,我市已在零工市场开展招聘活动21场,服务企业2800余家,为800多名求职者找到工作。该负责人说,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推动零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能够更好地盘活并连接起劳动力需求端和供给端的资源,促进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扶持创业“带”就业
日前,2023永康市创业大赛启动。这几天,市四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负责人龚俐忙着联系、指导学员积极准备参赛项目。
作为我市“马兰花”创业培训计划的认证单位,龚俐希望“马兰花”计划的学员们能抓住这次大赛机会,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马兰花”创业培训计划是今年我市为促进创业实施的新举措,按照政府激励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劳动者自主选择的原则,面向劳动者开展免费公益性的创业培训服务。通过让创业者了解知晓政策,针对性发挥自身就业创业优势,提升创业技能,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就业创业做准备。目前,已有3家永康市创业培训机构通过认证,137名参培学员中有113名学员通过了GYB创业培训结业考试。
“马兰花”计划是市人力社保局加大对创业者支持力度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局以培训促创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激活创业就业的“一池春水”。
积极对接我市创业孵化基地,宣讲我市的创业相关扶持政策……该局鼓励企业创业创新提升自身实力,为“重点人群”入驻创业提供优惠减免、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各类服务。同时,通过申请市大数据局、市场监管局、经办银行等部门数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初次创业群体,主动为其精准推送创业补贴类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群创业,激发创业者创业热情。今年,全省人力社保系统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培训班在前仓镇大陈村开展现场教学,大陈村李俐“三友民宿”、孙晓丽“皈隐农庄”等企业培育模式,以及经济合作社共建“前仓舜芋”品牌模式等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典型得到省人力社保厅相关领导点赞。
截至今年10月底,该局通过银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00余万元,扶持创业人数53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80万元;发放毕业学年的在校生求职创业补贴40人,补贴金额共计12万元。
创业大赛初赛
劳务协作“扩”就业
零工市场招聘
浙江一直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却隔不断浙藏情深。今年8月,西藏那曲市驻浙办与我市举行那曲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我市为藏族同胞提供更多来永就业发展的机会。通过为期一周的招聘,最终33名那曲籍高校毕业生通过企业的网上面试,分别入职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荣亚工贸有限公司。
四川省平昌县是我市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城市,拥有大量在外务工人群,是劳务输出大县。我市始终与平昌县就业局保持紧密联系,定期输送就业岗位信息,掌握平昌籍在永务工人员相关信息,参观走访我市知名企业,看望在企务工的平昌籍人员,了解其薪资待遇、工作近况、个人需求等,精准对接、用心沟通、暖心服务,不断夯实劳务协作成效。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组织6家优质企业,携带1800余个就业岗位,前往四川省巴中市,分别在巴中、平昌和通江举办劳务招聘活动。7月底,我市又组织4家优质企业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参加招聘活动,吸引四川籍务工人员来永就业,为企业和务工人员牵线搭桥。
据悉,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1+3+N”东西部劳务协作模式,通过政府部门主导搭桥,企业、劳务合作站、人力资源机构为劳务协作实施主体单位,开展劳务输出、就业岗位对接、技能提升培训、双方特色配套产业等活动,促进东西两地在产业、劳务等方面融合及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20余个省外劳务基地,吸纳脱贫人口就业2.8万余人。
融媒记者 颜元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