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五峰

那年起痧

  那年起痧

  □黄田

  夏天最怕中暑。几十年前那次中暑,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暑假,家里种了一亩多西瓜,西瓜成熟卖掉后,还要种晚稻。父亲叫我把田耕过来,我在田里灌上水,经过一犁一耙后,就开始坝田基,用铁耙将泥巴一块一块扶到田埂边,然后烫平,才能确保稻田蓄水,不然田漏水就会旱死禾苗。

  那是三伏天,也是大暑季节,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记得那天正是中午1时左右,火辣辣的阳光像闪亮的利剑,插在水面上,明晃晃地刺眼。浑浊的泥水被晒得发烫,像冬天的泡脚水。20来岁的我,年轻气盛,因为要抢插晚稻,面对耀眼的太阳毫不畏惧,戴着斗笠,手持铁耙,一直埋头弯腰不停地挖起大块泥巴扶到田埂上,额头上的汗水像烧酒水一样,吧嗒吧嗒往下滴,抬手揩汗,感觉越揩越多,全身湿透,整个人像从水潭里冒出来一样。

  大概忙了个把小时,我终于坝好田基,扛起铁耙回家,用井水洗去脸上的汗珠,换掉湿衣服。一会儿,我感到头痛胸闷,闻到油味就想呕吐,浑身酸痛,四肢无力,就像现在感染了新冠病毒,十分难受。

  我无精打采地对父亲说:“我可能起痧了。”在老家,中暑也叫起痧。

  听说我起痧了,父亲有点吃惊。

  父亲是个语文老师,业余爱好医学,平时买了一些医药书籍自学,懂得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和按摩刮痧技巧,称得上半个医生。只要我们兄弟姐妹谁有点头疼脑热,他就会让我们躺在床上,进行全身按摩,一会儿就舒服了。如果他自己身体酸痛,就把我们叫过去,他先躺在床上,手把手地教我们寻找相关穴位,给他做按摩。我们家一些小病小痛,不需看医生,在家可自行解决。父亲经常对我们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有些病痛,只要通过适当地推拿按摩,疏通脉络,促进血液循环,就会好。

  我穿着背心和短裤,仰面朝天,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软绵绵的就像一团棉花。父亲斜坐在床边,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在重点穴位,反复给我按摩、揉搓、拉伸,然后,让我翻过身,脸朝被子,又是反复按摩。有时还特意往我的腋窝里弄几下,痒嗦嗦的,逗得我咯咯笑。父亲一边按摩,一边叮嘱我:“今后下田劳动,要尽量避免中午的大太阳,以免大汗淋漓,毛孔被汗水堵住,心胸发闷而起痧。”

  按摩了半个多小时后,我觉得全身爽快多了,就像从蒸笼般的太阳底下,钻进了空调房。为让我的身体快点恢复,父亲又从抽屉里给我拿来平时准备好的一瓶藿香正气水,对我说:“赶紧喝下去,休息一阵就好了。”

  果然如此,我在凉爽的竹椅上躺了一会儿,胸闷得到明显缓解,心情舒畅多了。

  这时,父亲走到我身旁,问了问按摩后的感受,然后像医生一样,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起痧的原因:当机体不能够适应和耐受环境高温、湿度较大和无风状态时,体内产生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从而发生热量蓄积、体温上升,就会起痧。

  停了停,父亲不厌其烦地继续对我说,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呕吐、胸闷、气短、出汗等症状,并且体温升高时,就可能是起痧了。要是不严重,赶快走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一下,喝点水,就可以缓解。如果很严重,或有点昏迷时,就要抓紧时间去医院治疗。平时应该避免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如果需要在户外活动,尽可能地穿轻便、透气的衣服,活动一段时间后在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会,及时补充水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起痧。

  回忆起这段往事,仿佛看见父亲从远处慢慢向我走来。父亲于1995年不幸去世,28年来,我虽然还依稀记得他的谆谆教导和苦口婆心,平时也经常翻看一些生命健康书刊,了解健身养生之道,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过一些大大小小的起痧。每次起痧,我就会想起父亲给我按摩和刮痧的情景,想起那温馨幸福的岁月,但是再也不能感受到那种厚重如山的父爱了,让我感到十分悲痛。

  父亲,如果有来世,我还愿意做您的儿子。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7 那年起痧 2023-08-28 永康日报2023-08-2800013;永康日报2023-08-2800014 2 2023年08月28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