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融媒·永报姐妹花

蒸气把脸烫得生疼 手被泡得发白发胀

姐妹花记者体验煎药师的工作日常

  蒸气把脸烫得生疼 手被泡得发白发胀

  姐妹花记者体验煎药师的工作日常

  进入末伏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最难熬的高温天即将过去,但有一个地方的高温还在持续:那里处于室内没有日晒雨淋,气温直逼50℃;那里热气蒸腾,药味环绕,嗅觉也在时刻经受“烤验”。那里便是中药煎药房。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8月18日,记者走进市中医院煎药房,近距离体验中药煎药师们的“煎”辛,感受这份在患者背后默默付出的“煎”守。

  煎药房里热气蒸腾

  记者全副武装体验倒药渣洗锅

  温度高药味浓 每天需要“汗蒸”12小时

  一走进煎药房,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夹杂着浓浓中药气味的热浪,让记者一时有点难以适从。在100多平方米的煎药房里,56只煎药炉火力全开,不时蒸腾出些许热气,才一小会,便令人浑身冒汗。

  当天的室外温度不到30℃,但室内却高达40℃以上,哪怕6台风扇和3台冷风机一刻不停地送着清凉,也驱赶不走这灼人的高温。“有点热吧?不过煎药房里有卫生要求,也为了防止烫伤,你先换个装。”说话间,煎药房负责人刘天宇将工作服、口罩、帽子,还有橡胶手套递给了记者。等全副武装后,记者才算领略了煎药房真正的热辣,这滋味就好似浑身上下裹满了保鲜膜走进桑拿房,说是汗如雨下毫不夸张。

  “今天天气比较凉爽,所以房间里温度不算很高。盛夏时才真是难熬,室内平均温度得有50℃以上。”刘天宇告诉记者,因为流汗多,他们的衣服经常湿得可以拧出水来,每天喝上三四升水是常态,热到中暑更是家常便饭。

  药房基本上每天都需要煎煮四五百张处方的中药,平均一帖一锅得花上1个小时,所以每口煎药锅得马不停蹄地运转才行。傅巧平是煎药房里的资深员工,她麻利地将刚刚浸泡好的药材倒入锅中煎煮,便又跑到另一口锅旁去倾倒药渣。

  “为了让病人能尽快拿到药,我们的工作强度会比较大,早上8点来,下班最早也得到晚上8点了。如遇值班则要到10点,但都习惯了。”傅巧平说,每次回家洗完澡,身上仍有浓浓的中草药味,女儿经常开玩笑说,这就是妈妈的味道。

  控火候估水量 煎药是辛苦活更是技术活

  “这是浸泡区,所有药材要先在这泡上半小时,再拿到煎煮区。在自动煎药机上设定好所需水量和时间,完成后机器会自动发出提示音,最后再在分装机上设置分装分量,将药包打包好后,一张处方的煎药流程就算完成了。”根据刘天宇的介绍,煎药步骤似乎不难,记者不禁跃跃欲试。

  殊不知这里面的学问还颇多,实操时便觉得无从下手了。“我们煎药师还要会看处方,需要知晓每一味中药的基本药理,才能用对煎煮的时间。大多药材的煎煮时间为40-60分钟,治疗感冒的只需20分钟左右,但像附子这类本身具有一定毒性的药材,则要煎煮一个半小时以上。”刘天宇接着说,“加水也有讲究。拿5天的药量举例,我们一般会加4升水来煎煮,但也会根据药单上医师标注的药包大小酌情增减。如果病患是孩子的话,考虑到他们怕吃苦药,我们一般会少加些水,药包尽量浓缩成一包120ml左右。对于有些极大包的药材,煎药的水又必须没过药材才能将药效充分释放,那就需要一开始先多加水,在煎煮过后再浓缩药汁。”

  不时四起的蒸气,再加上浓郁的中药味一直在侵袭着记者的大脑,本就听得云里雾里,再加上一张张密密麻麻的处方单子,便更觉得头昏脑涨。于是,记者将目光转向了看似最简单的洗锅工作上。

  为了药性不会互相影响,每一锅药材煎完都要洗锅,把药垢去除干净。而为了每一口锅能尽快恢复战斗力,在锅子仍发烫时,煎药师就得“下手”了。

  “小心点!”刘天宇刚出口提醒,记者就已经马虎快速地掀开了锅盖,伸手想拎出药渣袋,可猝不及防就被往上蹿的蒸气把半张脸烫得火辣辣地疼,一时眼睛都难以睁开。滚烫的锅壁也令人难以下手,哪怕是带着橡胶手套,也得小心翼翼地慢慢擦拭,不一会儿手套内就被水汽和汗渍浸湿,手也泡得发白发胀。而这样的滚烫,他们每天得反复经历上百次,手臂上经常会落下被烫伤的大小伤疤。

  手要快心要细 难得一丝清凉只为做优服务

  当天的药必须当天煮好,尽快送到患者手上是煎药房的基本工作准则,这就要求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俗话说欲速则不达。那每天如此多的处方药,煎煮完的药汤看着也无甚区别,煎药师们是如何做到快而有序、不出差错?记者看到,在煎药房里的每一口锅上都绑有一只塑料袋,而这只袋子从药房出来后便会和中药、处方单子形影不离。

  “泡药桶、煎药锅、封装机、打包区,每一个步骤结束,都必须检查一遍患者专属的袋子和处方有没有跟上。”刘天宇说,除此之外,内服和外用的药也要小心区别。为此,煎药房里另外设置了4台外用药专用煎药机,在药包的包装上也清楚标明不能口服等字样,以免混淆。

  有的病患会自己上门取药,有的需要配送到相应的各个病房,为了让患者能享受便利,医院还提供有药包配送到家的服务。下午4时,在打包区工作的吕静正在忙活,她先是将药包全部检查一遍,以防存在破漏,而后整齐地码放进打包袋,在贴上快递收货单后还不忘重新核对一次病人信息。“快递员中午来过一趟,已经把上午煎好的药包全数送出了,下午的会在明天一早送出。”打包区是整个煎药房里最凉爽的地方,吕静打趣道,自己是托了这些药包的福,才能待在空调房里。原来,为了妥善保存这些需要在医院暂过一夜的药包,煎药房才有了这24小时吹着空调的凉爽一隅。

  ■记者手记

  室内工作其实

  不比户外工作省力

  体验结束,脱下工作服时,记者才发现两层衣物都已被汗水湿透了。在未了解煎药师这份职业前,很多人估计和记者一样,印象中的高温行业可能是顶着烈日的施工队员、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抑或是爬高伏低的电力工人……难以想象在室内工作还能如此炎热艰辛,温度和湿度会远超户外环境。而事实上,大家对于煎药工作的误解还不仅如此。你是否有过这种疑问,自己在家煎完的药汤颜色明显比医院煎的深多了,味道也更浓,是煎药师们偷懒了?还是时间没煎到位?

  汤药颜色浓才是好吗?其实不然,感觉药包“清汤寡水”其实是因为煎药房在煮煎药时用了无纺布,将稀碎的药渣都过滤干净,所以药汤才会更清澈。另外,家中常用的传统煎药方法会让药材和空气接触,药物成分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形成有色物质让汤色变深,而药房里采用的是全封闭的现代煎药法,所以汤色会相对更浅。

  煎药师们提醒,对于喜欢自行在家煎药的市民,也有一些事项需要多加注意。中药材只需浸泡无需清洗,清洗不当会对药效产生影响。煎药的容器不要使用铁锅、铝锅等易和药材发生反应的金属类器具,可使用不锈钢锅、陶瓷锅或者砂锅。建议一次性加足煎水量并注意观察,如果已经不小心将水烧干,不建议再重新加水煮制,因为此时的药效已基本丧失。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微信关注“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

  融媒记者 胡莹璐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融媒·永报姐妹花 00006 蒸气把脸烫得生疼 手被泡得发白发胀 2023-08-19 永康日报2023-08-1900006;永康日报2023-08-1900007;20485224;永康日报2023-08-1900009;20485225;永康日报2023-08-1900008;永康日报2023-08-1900011;永康日报2023-08-1900013;永康日报2023-08-1900015;永康日报2023-08-1900016;永康日报2023-08-1900017;永康日报2023-08-1900021;永康日报2023-08-1900010;永康日报2023-08-1900012;永康日报2023-08-1900014;永康日报2023-08-1900018;永康日报2023-08-1900019;永康日报2023-08-1900023;永康日报2023-08-1900022;永康日报2023-08-1900020;永康日报2023-08-1900024;永康日报2023-08-1900025;永康日报2023-08-1900026 2 2023年08月19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