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格“精度”更有共治“温度”
花街镇解锁基层治理智慧密码
![]() |
![]() |
![]() |
![]() |
![]() |
有网格“精度”更有共治“温度”
花街镇解锁基层治理智慧密码
综合信息指挥室智能大屏
基础实,百姓安。基层治理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近年来,花街镇用数据“跑路”,以网格赋能,着力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智治触角已逐渐延伸至该镇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治理正从自上而下向上下贯通、由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群众满意度日益提高、获得感持续增强、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网格服务、共建共治的智治格局正在不断生发。
数字赋能
织密基层智慧网
“有一只落单并且受伤的猫头鹰幼崽蹲在路边,请求救助。”近日,花街镇锦绣村第二网格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只“落难”的猫头鹰,随即通过“掌上基层”移动终端上报。系统将信息流转至网格长,网格长第一时间上报给综合信息指挥室,综合信息指挥室研判后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对猫头鹰予以救助。整个过程高效有序。
一键上报、快速反应、精准处置,效率的背后得益于花街镇的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基层治理四平台。
走进花街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只见蓝色大屏幕上的数据实时刷新,全域关键指标一目了然。去年以来,该镇以金华混合型乡镇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试点工作为契机,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统筹条块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建立健全“1+4”指挥体系——综合信息指挥室及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四大平台,实现全镇核心业务全覆盖。在这一指挥体系中,日常工作由各平台承担,复杂工作平台间统筹,跨平台、跨层级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行专班攻坚,缓解了基层治理中基础数据乱、指挥层级多、处置力量散等难点痛点,全面激发了基层治理新活力。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服务百姓任重道远,如何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惠及更多民生需求?
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花街镇不断延伸工作“触角”,积极运用网格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基层治理底网,涵盖信息采集、便民服务、治安巡查、在建工程巡查、居住出租房屋管理等方面,以“小网格”激发“大效能”,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底座。
联动一张网,服务万千事。在花街镇,网格员既是村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又是消防安全监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群众织就一张群防群治“幸福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目前,该镇共划分网格82个,配备网格治理团队1053人,实现了网格服务全覆盖。
党建引领
共绘治理同心圆
党员干部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花街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网格建立党小组,通过党组织“一子落”,实现基层治理“满盘活”。以网格为载体,党员干部不断加大下沉力量,活跃在基层一线。党建网与治理网演绎“双网联动”,成为该镇基层治理中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花街镇不断为基层治理队伍做加法,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多元治理。依托“爱珍调解室”、倪宅村“共享法庭”等平台,乡贤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矛盾化解,活跃邻里乡间,形成了基层治理的一股清风,把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日益增长的外来人口正不断为花街镇注入新鲜血液,如何破解外来人口的管理难题?如何提高这些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花街镇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线下配备数字电视、音视频系统等硬件设施,提供书籍阅读、充电休息、急救药箱、政策咨询、心理疏导、矛盾纠纷调解、代跑代办等一站式服务;线上拓展数智村(社)智慧管理平台,整合租房、务工招聘、卫生健康、公共安全等信息……在花街镇小界岭村,集政务服务、应急综治及信息共享于一体的小界岭村外来人口之家正逐渐成为新小界岭人的服务驿站和暖心家园。
花街镇还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外来人口管理中。小界岭村自下而上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并将流动党员编入网格党小组,打造“红色乡音”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党建品牌,让流动党员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原有网格的基础上探索推行“网格观察员”制度,将外来人口引入网格,聘任能力强、口碑好的新小界岭人为网格观察员,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力量。
与此同时,花街镇探索实施新市民积分管理,通过设置积分指标体系,将外来人口的个人情况、社会贡献及其在永表现等指标量化为相应的分值,并与公共服务挂钩,对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提供足量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外来人口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变“外来人”为“自家人”。
多点聚力
构筑高效平安圈
“咚咚咚……”近日,在花街镇倪宅村,身穿蓝色马甲的网格员敲响村民的房门,对辖区开展平安护航亚运安保“百日攻坚”暨基层基础大排查,包括排查隐患风险、摸清人房底数、加强平安宣传等工作,全面推进平安花街建设,为护航亚运打牢坚实基础。
此次大排查工作中,由镇干部+联片民(辅)警+网格员+村党员干部组成最小作战单位,确保统一指挥、指令一触即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将矛盾隐患消除在基层一线、防范到风险最前沿。
家门口的警务室、随处可见的摄像头、氛围浓厚的反诈宣传横幅及平安建设宣传栏……近年来,花街镇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多措并举奏响和谐稳定“平安曲”。
“生活在这里很安心,每天都有网格员巡查,路口有监控看守,晚上电动车放在家门口也很安全。”说起平安建设带来的变化,倪宅村村民吴恩浩竖起大拇指点赞。
“准入制”“旅馆式管理”……这是花街镇居住出租房屋管理中涌现出的一个个新词。而在此之前,电线无序、物品堆积、消防设施配备不全等现象在居住出租房屋中屡见不鲜。
居住安全达标是前提。6月初,花街镇直击居住出租房屋管理薄弱点,下发《居住出租房屋“准入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点带面推行居住出租房屋“准入制”,并建立镇级工作专班牵头、各行政村具体实施、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充分整合资源,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居住出租房屋安全监管,严把准入门槛,让房东租得放心、租客也住得舒心。
融媒记者 张曼欣
小界岭村外来人口之家
网格员开展防汛检查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讲
党员参与创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