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机融合上做好“绣花”功夫
兴城畅谈
在有机融合上
做好“绣花”功夫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 楼小东
近年来,芝英镇党委政府按照永康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在芝英千年古城复兴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芝英千年古城复兴建设毕竟受到客观条件制约,还需在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快发展上做大量推进工作。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要在融合周边区域空间布局和发展上再下功夫。千年古城复兴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修复古建筑、古街区等,还要把它放到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发展上来谋划、推动。空间布局上,要更突出芝英在永康整个市域中的定位、在浙江古镇建设中的定位,做足文章;旅游业态上,五金之都—芝英古镇—方岩风景区要成为永康的一条黄金旅游线,整体谋划;产业发展上,要以永东一线公路为发展轴统筹考虑,在发展中有机分工与合作。
要在融合古建筑、古街区修复与历史文化挖掘中再下功夫。芝英有一大批古祠堂和历史名人,可谓古祠集群、芝田集英。在修复古建筑、古街区的同时,要下功夫挖掘、整理、提炼、展示芝英的历史文化,在讲述人文故事中展示历史文化的具象。同时,要研究文化价值如何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载体和产品,使之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要在融合产业发展上再下功夫。古城复兴建设要解决建设的钱从哪里来,搬迁的人往哪里去,发展的空间在哪里,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要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坚持高质量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并注重五金产业与其他领域科技创新的融合,诸如数字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医疗技术、生物技术等,打造新的产业,并形成新的产业链。空间不足始终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在空间形态和布局上不单单着眼于古城区建设,更要着眼于整个镇域或市域范围来统筹考虑。
要在融合文旅新业态上再下功夫。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满足人们旅游的需求出发,进一步推进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可将文化、旅游、商业、娱乐、教育、体育等元素有机结合,并创新模式、创新机制使新业态能长盛不衰。可大力引进国际国内大品牌公司、行业组织、大品牌杂志、大品牌新媒体等,请他们来策划适合芝英古城的一些专项活动,让古城进一步“活”起来、发展起来,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