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文章导航

求学在永康 获奖在四川

永康平昌“东迁西归”人才培养结硕果

  求学在永康 获奖在四川

  永康平昌“东迁西归”人才培养结硕果

  Z

  浙川隔山海 “永”往谱新篇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6月15日,平昌职业中学挂职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永康市职技校”)的教师牟杰收到了来自四川的喜报:2名来永交流的平昌学子魏志星和王鑫,在5月30日举行的四川省巴中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魏志星和王鑫是永康平昌“东迁西归”项目的首批联合培养生,目前就读于永康市职技校智能制造学部3D打印211班。去年9月,牟杰组建平昌学生“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工业产品设计”两项技能竞赛项目集训队,魏志星和王鑫通过选拔顺利入队。为了让平昌学生快速提升技能,永康市职技校安排了全国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带领平昌学生开展强化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比赛中,魏志星、王鑫凭借过硬的技能,沉着应战,一路过关斩将,荣获技能大赛“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项目一、二等奖。“随着自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对未来就业充满了信心。”得知获奖后,魏志星高兴地说。

  近年来,为破解东部企业高薪诚聘一“技”难求、西部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难就业这一结构性矛盾,永康与平昌共同实施“东迁西归”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建设“云上五金职校”数字化平台,打造“东西平台招生+协作互动培养+就业发展西归”的全周期培养新模式,大力实施职教学生“订单式”全流程精准培育。

  “东迁西归”模式中,“东迁”就是通过五年制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等方式,让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来到永康,接受更高质量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掌握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西归”则是通过西归返乡人才服务行动,鼓励一部分学到技术、技能的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为帮助更多中西部学生成长、成才,永康市职技校以数字化为牵引,打造集招生、培训、线上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东迁西归’职教协作”数字化应用。在平昌职业中学,学生们可以凭借虚拟现实技术,通过“1+1+N”网上实操培训子场景(永康市职技校的一条新型智能制造流水线、一个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践中心、N个线下实践平台),在家乡熟悉永康企业的新型设备。这样一来,到永康就业后即可快速上岗,大大缩短了实训时间,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

  目前,永康市职技校已与云、贵、川、皖、赣等5省份10所职业院校建立职教合作,联合招生1800余人,开设云上职校班级39个,上架课程92门,开设“云上课堂”380余课时,开展实训车间直播教学540余次。与75家永康市规上企业建立产业工人培训联盟,培训产业工人9000余人次,培养中高级技工3000余人,预计每年为中西部解决高质量就业5000人以上。“东迁西归”为永康五金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大批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也为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断注入人才“活水”。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 帮助 ] [ 评论 ]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永康平昌“东迁西归”人才培养结硕果 2023-06-19 永康日报2023-06-1900006;永康日报2023-06-1900007;永康日报2023-06-1900009;永康日报2023-06-1900008 2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