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时政·专版

“群众跑”变“干部跑” “群众议”促“群众筹”

龙山镇“桥东经验”唤醒共富梦

  “群众跑”变“干部跑” “群众议”促“群众筹”

  龙山镇“桥东经验”唤醒共富梦

  “我们这么快就拿到了新房子的不动产权证,多亏了村干部。”6月13日上午,在龙山镇首届“邻里节”暨不动产权证颁发仪式现场,村民从村干部手中接过红彤彤的不动产权证,笑容灿烂。当天,共发放了金竹苑、邻溪苑区块109本不动产权证。

  而这只是龙山镇“桥东经验”的一个缩影。从“群众跑”到“干部跑”,从“个人担责”到“干部兜底”,从“个人筹资”到“集体借贷”,从“先拆后建”到“先建后拆”,从“集体上门拆”到“村民自己拆”……桥下东村以500万元启动资金撬动总价值1.5亿元的金竹苑、邻溪苑、虹明小苑三大农房改造项目,可安置农户216户,累计腾出发展空间3.2万余平方米。坚持依法依规、合情合理,秉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桥东经验”正逐步唤醒共富之梦,桥东蝶变正值“风起”之时。

  ▲现场发放不动产权证

  ◀拔地而起的新房子

  “干部跑”搭起干群连心桥 “干部兜”调动村民积极性

  “我们一次也不用跑,村干部就帮我们办好了所有手续,真的很省心。”领到不动产权证的村民朱长江告诉记者。

  “村干部在行政服务中心待了三天,帮109户农户顺利办好了不动产权证。”龙山镇人大副主席、桥下东村党支部书记朱文哲说。

  据了解,自农房改造工作启动以来,桥下东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农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从有的放矢组建农房改造政策宣讲团,到蹲点窗口为村民代办不动产权证……秉着干事为民、一心为公的原则,领导小组不断推进农房改造工作,搭建干群连心桥,把每件事都做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其间,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桥下东村给出的答案是“责任干部兜,福利提前享”。该村积极探索解题思路,村集体与参与农房改造的村民签订拆除协议,允许村民交房后再腾空、拆除旧房,变“等房住”为“有房住”,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新房子建成交付后,村集体全力做好兜底保障服务,实现从“集体上门拆”向“村民主动拆”的转变,极大提升了拆除效率。

  截至目前,桥下东村累计拆除占地面积9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置换旧房和闲置房。

  “群众议”砌牢权力“阳光房” “群众筹”盘活资金蓄水池

  “有意见我就跟村务合规小组反映。对我们的意见,村干部都非常重视。”提起桥下东村开展的“群众议”,村民朱起金连连竖起大拇指。

  农房改造工作千头万绪,如何长效巩固改造成果?桥下东村这样做:共商共建带来群策群力。

  记者了解到,桥下东村探索建立了村务合规机制,组建村务合规小组,由市检察院龙山检察室负责人担任指导员,聘请两名律师担任合规员,推选若干名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为组员,参与农房改造全过程,对招标是否合规、安置是否合理等内容进行合规审查,全面摸清群众诉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砌牢权力“阳光房”。同时,在项目谋划阶段,该村召开5次村务联席会议、4次村民代表大会,确保民心所向。截至目前,合规小组提出合理化建议15条,助推安置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实现全过程零投诉、零上访、零纠纷。

  在村集体缺乏有效抵押物、农房改造启动资金筹措难的情况下,桥下东村如何实现既定目标?为此,在“群众议”的过程中,该村积极探索向本村村民筹资的“群众筹”方式,盘活资金蓄水池,并在后续采用房地产项目预售模式,有效提升资金周转率,确保农房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金竹苑项目启动初期,桥下东村公开向村民筹资,村民踊跃参与,两小时便筹得资金1000万元。

  同时,针对部分村民改造意愿强烈但资金不足的难题,村集体出面协助村民解决贷款难题。截至目前,已有20余户农户顺利从银行贷款。

  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信心、信心变“真金”,桥下东村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村民增信、乡村增色的新路子。

  融媒记者 陈宏宇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6 龙山镇“桥东经验”唤醒共富梦 2023-06-15 永康日报2023-06-1500006;永康日报2023-06-1500007;永康日报2023-06-1500008;永康日报2023-06-1500009;永康日报2023-06-1500010;永康日报2023-06-1500011;永康日报2023-06-1500012;永康日报2023-06-1500013;永康日报2023-06-1500014 2 2023年06月15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