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科技成果与市场化需求
黄勇:让更多项目在家乡“落地生金”
衔接科技成果与市场化需求
黄勇:让更多项目在家乡“落地生金”
【个人名片】
黄勇,博士,上海耀云资本总裁,在投资、融资和国际资本运营方面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先后在德克萨斯大学、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任上海市徐汇区招商中心副主任,负责上海枫林生命科学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国际国内招商。
Y
永康博士乡贤风采
“离开永康快40年了,因为工作忙碌,回老家的时间并不多,但我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日前,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黄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位从舟山镇走出去的乡贤,凭借敢为人先的闯劲,实现知识创造价值的梦想。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1984年,黄勇从永康一中毕业后,进入浙江师范大学,踏上了生物化学的研究之路。1988年,黄勇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开始了执教生涯。
工作3年后,黄勇放弃了稳定的教师工作,进入上海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化学硕士和博士,涉足分子医学领域研究。
攻读硕士期间,黄勇的科研成果“一种早期诊断肝癌的新方法”获得全国科技发明大奖赛三等奖。收获喜悦的同时,黄勇也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困难重重,难逃躺在抽屉里“慢慢老去”的命运。
博士毕业后,黄勇赴美留学,先后在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发现,美国教授既是科研人员,又是高新企业的技术人员,这种双重角色有利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意识到这一点后,黄勇决定回国从商,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回国后,黄勇与朋友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立创投管理公司,孵化了20余个留学生项目,涉及IC半导体设计、软件开发、生物学、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2004年,黄勇受聘为上海市徐汇区招商中心副主任。他借鉴德克萨斯医学中心、128号公路产业带、剑桥科技园等国际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前瞻性地引进英国医疗产业发展的PPP模式和产业基金模式,促进上海枫林生命科学园区项目落地。
助力家乡发展
2016年,黄勇受聘为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创业导师。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助力学子的创业梦想照进现实。
活跃在商界的黄勇先后成立多个投资基金,涉及人工智能、教育、医疗卫生、新材料、区块链、环保等领域。其投资的区块链、新材料、环保项目分别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在黄勇的带领下,耀云资本投资的中药大健康项目,成为中药研发创新领域的国内龙头,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们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关于中药现代化、中药数字化多项重大专项课题。
从对商业投资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黄勇始终坚信,自己之所以能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自于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永康精神。“别人能做好的,我也一定可以。是家乡带给了我敢闯敢拼的品质,永康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勇往直前。”黄勇说,在漫长的求学创业道路上,永康精神始终伴随着他成长。
离乡数十年,黄勇始终不忘家乡,不遗余力地帮助永康企业发展,多次将科技、资金等资源带回家乡。“我希望通过与永康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永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黄勇说。
“近年来,永康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第二届永康博士乡贤大会能够凝聚广大乡贤的智慧,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助力家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黄勇对家乡发展充满期待。
融媒记者 蒋中意 王佳涵 王昊 李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