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铭记家乡恩情 助力国家能源行业发展

胡炳南:从永康走出的煤炭科学家

  铭记家乡恩情 助力国家能源行业发展

  胡炳南:从永康走出的煤炭科学家

  【个人名片】

  胡炳南,博士,研究员,2019年中国煤科集团二级首席科学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战略规划院原院长。国家发改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专家、生态环境部自然保护地监管专家、生态环境部环评专家、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鉴定委员会委员、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主席团成员兼秘书长。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一等奖5项。

  Y

  永康博士乡贤风采

  “河南、山西,一县兼管两省;太平、长安,两郡不过两乡。”在《永康地景赋》中,我市的象珠镇山西村因与山西省同名而被记录其中。两个“山西”相距1500多公里,风土人情和物产资源皆不相关。但巧合的是,山西村有一位与煤炭结缘的博士,几十年来从事煤炭开采研究工作,还成为了该领域的国际专家,他就是胡炳南。日前,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胡炳南,听他讲述在家乡成长的难忘点滴和走出永康的奋斗故事。

  恢复高考

  农村青年改变人生轨迹

  胡炳南出生于象珠镇山西村,家中共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务农为生的胡家人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胡炳南能走出农村、扎根首都,成为具备国际视野和高端技术的行业精英。

  这一切的改变,还要从那场改变了百万考生命运的高考说起。

  “我小时候很顽皮,学习成绩并不好,幸好遇到了施惠珍老师。在她的引导和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逐渐进步。”提起在家乡受到的基础教育,尽管过了这么多年,胡炳南依旧记忆犹新。

  从荷园中学高中毕业后,胡炳南回村务农,同时还被抽调到农科队做育种和植保工作。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渴望进步的胡炳南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刻苦备考。

  “当时,村干部为了方便我夜间学习,为我换了瓦数更大的灯泡。”回忆起当初备考的点点滴滴,胡炳南的言语中满是感恩。

  1978年,胡炳南被淮南煤炭学院录取,开启了与煤炭行业的一生缘分。

  持续学习

  潜心研究成为行业专家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刚去上大学时,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讲。”回忆起初到外地求学时的经历,胡炳南觉得有些好笑,“就连到食堂打饭买菜,我都要先组织好语言再开口。”

  从农村青年,到高等院校的学生,开始了新生活的胡炳南,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想不到我外出求学的‘第一课’,居然是学习普通话。”胡炳南说,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永康人骨子里吃苦耐劳的精神始终鼓舞着自己前行。

  大学毕业后,胡炳南被分配到北京,从事特殊开采和岩层控制研究工作。此后,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到研究员,从副所长、副院长到院长,再到中国煤科集团二级首席科学家……一路走来,胡炳南完成了华丽的人生蜕变。

  多年来,胡炳南在自己所在的煤矿岩层控制、“三下”特殊采煤、采煤沉陷区地基稳定性评价、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利用和煤炭安全高效开发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等领域潜心研究,主持修订了多个国家标准,在国家煤矿区岩层控制、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助力中国矿山测量研究走向了世界舞台。

  如今,胡炳南的工作走出国门、接轨国际,但家乡永康始终是他认为最温暖的地方。

  “是家乡养育了我,是家乡父老成就了今天的我。家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出力的,肯定全力以赴。”提起家乡,胡炳南满怀感情。对于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胡炳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村里的溪滩如今成了湿地公园,环村公路整洁又宽敞,家乡的方方面面都在变好。”采访的最后,胡炳南向记者袒露了对即将召开的第二届博士乡贤大会的期待,“上一届办得非常好,充满永康特色的百工宴令人十分难忘。这次,我也一定会赶回来。”

  融媒记者 曹向阳 胡锦 李一正 邢舜羽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胡炳南:从永康走出的煤炭科学家 2023-04-15 永康日报2023-04-1500010;永康日报2023-04-1500012;永康日报2023-04-1500013;永康日报2023-04-1500014;永康日报2023-04-1500015;永康日报2023-04-1500011 2 2023年04月15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